肺炎疫情與會獎業
《會議》雜志社總編輯 王青道
雖然人類如今可以憑借自身的智慧,創造出許許多多前所未有的東西,并因此產生飄然的感覺,可當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事件的時候,卻會表現出明顯的手足無措,比如肺炎病毒侵襲。
2020年的春節來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可這并沒有影響人們趕回家團聚的腳步。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新的名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然闖進我們的生活,并為這個新年打上了一個十分特別的印記。電視里、網絡上,這方面的信息鋪天蓋地而來,似乎都在告訴我們說,這并不是一件輕易就能過得去的小事。類似2003年SARS的恐慌又來了嗎?看來是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斷攀升的數字就是佐證。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與2003年的SARS很相似,主要傳播途徑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不能相互接觸,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當然也就無法開會。SARS期間大約有兩三個月不能正常工作,這次肺炎疫情呢?怎么預測、評估此次疫情對于會獎業的影響呢?
一, 疫情對于會獎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1,關于影響的程度。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服務業,而會獎旅游業則會首當其沖。由于會獎活動恢復起來時間會更長,所以受影響的程度也會更高。對于大部分會獎行業的企業而言,損失恐怕是肯定的,差異只是在程度上。收入減少,企業的日子就會很難過,尤其是中小企業。2019年,多數會獎企業的經營壓力都比較大,這次疫情有些雪上加霜的味道。雖然疫情過后會有一定程度的補償性增長,但由于會獎業務特點所限,這種補償的份額恐怕難以彌補總體帶來的損失。
2,關于補償性增長問題。我們可以把會獎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剛性不太強的---可辦可不辦的,二是剛性很強的-----一定要辦的。一般而言,能夠進入市場的會獎活動,絕大部分都是剛性的。這些剛性比較強的會獎活動,疫情結束后,或者延期、或者調換城市及場地等,最后還得辦。這部分會獎活動在市場上占比很大,所以疫情過后出現補償性增長是很正常的。
3,關于恢復期問題。SARS的爆發期大約為兩個月,恢復期為兩三個月。如果這次肺炎疫情與上次SARS大致相同的話,那么今年的二三月份為爆發期,四、五、六月份就是恢復期。與很多其它服務業不同的是,會獎業的恢復期會更長些,因為會獎活動需要一定的籌備時間。活動的規模越大,參與的范圍越廣,需要的籌備期就越長。
二, 恢復之后可能面臨的幾個問題
1,會議取消問題。會議取消必然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但這畢竟會牽涉很多精力。
2,會議再次預訂問題。設想一下,如果把本應在上半年舉辦的活動集中挪到下半年,會產生什么樣的連鎖反應?即便是遷移20%-30%,那么場地預訂、緊缺資源的使用等,都會出現緊張狀態。所以預訂難、價格上升的情況,很難避免。
3,恢復期之后業務量大幅增加帶來的問題。恢復期之后,不管是主辦者、會獎活動公司、場地方等,都可能面臨業務量大幅增加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感覺人手不夠,應該很正常。
三, 此次疫情可能帶來的幾個變化
1,出境、入境會獎活動的數量會有一些減少,包括國際會議和獎勵旅游活動;
2,會獎活動從業者的風險意識會提高,包括目的地選擇、合作伙伴管理、現場管理、應急預案等。那些在這次疫情中吃過虧的企業,記憶會更加深刻;
3,人們更傾向于借助科技與互聯網工具,包括視頻會議、在線會議管理系統等。一直以來,會獎活動主要是在線下操作,借助線上系統的時候不是很多。這次疫情期間,宅在家里,很多人被迫學會使用線上系統,包括線上視頻會議。
四,關于面對面會議價值的幾點思考
其一,面對面交流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需求之一,而且這種需求難以遏制。西方人說,人們生下來就是要與別人交流的(we are born to connect),沒有人能夠真正與社會隔離。
其二,面對面交流使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人們如今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創造力?人類社會為什么會飛速進步?誰敢說這與相互間交流的增多沒有關系?那么是否可以說,會議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
其三,面對面活動帶來的特別體驗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會議既可以給人們帶來歸屬感、滿足感,也可以因為獲得新的知識、新的朋友、新的旅游體驗等,而帶來愉悅感。
疫情終將過去,還有很多事情等待著我們去做。
信息來源:會鏈接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