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每日疫情報告公布的病例數字成為業內預估全球會展業何時恢復的最直接依據。令會展業憂慮的是,不斷攀升的病例數字表明全球會展業上半年恢復幾乎無望,會展活動主辦方、組展方,尤其是中小型會展企業可能面臨因沒有產出不得不倒閉的局面。來自國內外不同會展組織的統計結果也顯示,會展活動與其他行業不同,其準備周期長,復蘇急需相應政策扶持,渡過難關,以加快促進疫情后的國際經貿往來。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范圍內的會展賽事難逃延期或取消的命運。
當地時間3月24日,國際奧委會宣布,鑒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國際奧委會需要在不同的狀況下采取措施,在與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討論后,決定將東京奧運會推至2021年夏天舉行,延期后的奧運會名稱仍保留“東京2020奧運會”。至此,延宕許久的2020東京奧運會是否延期舉辦的“懸疑劇”終于落幕。
據澎湃新聞報道,東京都政府曾就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估算稱,從2013年(申辦成功之年)至2030年,日本全國總計經濟效益將達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元)左右。截至2019年底,奧運場館等基礎建設已經帶來了約13.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00億元)的經濟效果。不難看出,東京奧運會若取消舉辦,意味著日方會損失32萬億日元。
世界衛生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4日10時(北京時間24日17時),在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9827例,達到372757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722例,達到16231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全球會展業被按下“暫停鍵”。會展業界人士不得不等待全球范圍內的疫情結束。而現實的情況卻是歐洲的疫情還未達到最高峰,各國將于何時解除“禁足令”目前仍無法預計。一些2月就被迫延期的展會,其主辦方和組展方此前預期4月逐漸恢復展會舉辦,顯然有些始料不及。
《中國貿易報》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鑒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境內外展會主辦方、組展方對于延期下半年的會展市場預期也不如此前樂觀。
全球春季品牌展被迫停擺
長期以來,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Canton fair,簡稱廣交會)被迫按“暫停鍵”。3月23日,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表示,考慮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特別是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
隨著疫情蔓延范圍的擴大,3月16日,德國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達成一致,制定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準則,其中明確提出:所有交易會和展覽會都將關閉。
3月19日,德國科隆展覽集團官方宣布:截止6月底前,將不舉辦展覽項目。根據顯示,除2020科隆國際輪胎展覽會(THE TIRE COLOGNE)將延期至2021年5月舉辦外,原定在6月底舉辦的世界影像博覽會(photokina)、科隆國際動漫展覽會(CCXP COLOGNE)、 保險行業會議(insureNXTICGN)、個性化藥物展覽暨學術大會(PerMediCon)取消舉辦。
早在3月5日,2020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組委會官方宣布:經組委會商討決定,原定于4月20日至24日在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辦的2020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推遲至7月13日至17日舉辦。
事實上,會展業界未曾預料到,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2月14日,德國展覽業協會(AUMA)發布聲明稱,德國展覽主辦方們已經采取了大量措施,最大限度保護展覽會參與者。展覽主辦方們就必要條款與衛生主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德國公共衛生當局表示“沒有擔憂的理由”,也沒有限制展覽主辦方舉辦展覽。
在德國展覽業協會發布聲明的前一天(2月13日),本報曾以《科隆五金展將于3月1日開幕——國際買家隔空喊話:要見中國展商》為題,報道了第34屆科隆國際五金博覽會(簡稱科隆五金展)將于3月1日至4日在德國科隆國際展覽中心如期舉辦。直到2月18日,科隆五金展組委會的官網還發布展前通知,強調該展會將如期舉辦。但到了 2月26日,德國科隆博覽會有限公司宣布,決定將原定于今年舉辦的科隆五金展推至明年2月舉辦。
在此次“多米諾骨牌”中,第一個倒下的是2020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0),該展會原定于2月24日至2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其組委會于開幕前兩周宣布,展會因疫情取消。
2月28日,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ITB Berlin)于展會開幕4天前宣布取消舉辦。瑞士當地時間2月28日,瑞士聯邦政府也宣布,從即日起至3月15日,禁止舉辦超過1000人的大型集會活動,原定于3月5日至3月15日舉辦的日內瓦車展取消。
出展產出或將并入下一年度
“一般來說,二三四月是出境展覽旺季,但今年因疫情蔓延而被迫暫停。”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麥克)總經理楊明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較快控制,業界部分人士初期預估4月中下旬可以恢復出境展業務,但隨著疫情蔓延全球,此前的預估過于樂觀。
楊明介紹說,起初受國內疫情影響,很多國家采取取消航班或中國公民入境后實施14天隔離等措施,已經確定的參展企業無法到境外參展。事實上,許多報名的企業因無法參展,已經蒙受了由此產生的機票、酒店住宿等經濟損失。除了130多個出境組展項目,西麥克在日本、印度、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自辦展項目也被迫暫停。
“上半年有90多個出展項目,二三四月是出展最忙的時段。”福建薈源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薈源)總經理陳丹峰表示,今年全年超過200個出展項目,按規劃是要大干一場的,沒想到疫情造成所有展會“停擺”。
據陳丹峰介紹,根據出境展流程,三四月應是銷售七八月舉辦的展會的時機,但由于上半年展會相繼延期,且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控制周期無法預估,七八月的展會目前無法銷售,處于停止狀態。
他表示,盡管業務大多停擺,他們公司也不能輕易裁員。因為一旦疫情“解禁”,下半年展會將出現扎堆現象,那時招聘員工明顯來不及。此外,會展與其他行業不同,不是隨時就能招到合適的員工——應聘者難以在短期內熟悉展會的業務流程。
“根據現狀,預計各國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需要3至4個月的周期。”浙江米奧蘭特商務會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奧蘭特)董事長潘建軍表示,由于各國氣候各不同,預計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出展業務“重啟”要到9月。對境外自主主辦方來說,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與場館方協調展會檔期,但上半年的展會均延至下半年舉辦,勢必造成場館檔期緊張局面。
陳丹峰也同樣擔心場館檔期緊張。據其介紹,最近幾天,薈源在與越南場館方協調延至下半年的檔期,并已經繳納了預定金。令他擔憂的是,如果疫情沒有得到預期的控制,下半年仍然無法舉辦,前期的宣傳投入又將是一筆損失。但如果不提前與場館方預定檔期,一旦疫情如預期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經貿活動得以恢復,沒有提前預定場館檔期將可能導致拿不到下半年的檔期,或者是獲得并不理想的檔期。事實上,盡管境外自辦展可以與場館方協調延期舉辦的檔期,但延期后,須重新投入廣告宣傳。
潘建軍強調,疫情目前集中在歐洲、美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區域蔓延,這些區域屬于傳統展會發達地區,因此國際品牌展會均會受影響。因此,今年出境組展業務將遭受重創,真正實現營收預計在第四季度。
有的展覽項目一旦延遲至明年舉辦,除少數雙年以上的展覽周期外,展會產出基本會并入下一年度。一旦并入下一年度,將導致出境會展企業今年營收下降。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還了解到,在上半年出境展項目中,除了已經投入前期的宣傳費用,很多定向邀請的采購商的機票也已經提前定好了,這也產生一筆不小的支出。
會展業遭受重創亟須精準扶持
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布的《關于會展業應對新冠疫情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二三四月受疫情影響的境內展會近3500場,涉及展覽面積5000萬平方米,產值2000億元以上。出境展受影響程度更為嚴重。會議業受影響程度也不亞于展覽業。若五六月不能有序恢復會展賽事舉辦,情況將更加惡化。
《報告》顯示,會展恢復期業務的不確定性增大。主要是因為會展活動的籌備期長,產業鏈條復雜,參與人員的國別和地區面廣,涉及相關行業眾多。因此,不可能像旅游、餐飲等行業一樣,一旦政策放開即可恢復運營。場館運營方在會展項目取消、延期后,面臨檔期的不確定性;會展主辦方面臨參展商、采購商意向的不確定性;會展服務商面臨甲方預算、價格等不確定性。況且,國內的會展活動受全球疫情影響更為直接。
現階段,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為扶持中小微企業和相關行業,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從調查報告結果看,會展企業從中受惠面不大,政策的精準度不強。根據調查的12個具體項目,在各級政府出臺的房租、金融等政策中,只有“社會保險費推遲繳納”一項,受惠面超過一半,而大部分普惠型扶持政策,會展企業受惠面不到30%。
報告建議,根據國務院2月26日、3月3日等常務會議精神,將會展納入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與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并列,享受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中的相關政策優惠;享受國家、地方出臺的企業紓解相關政策優惠;調整會展企業增值稅稅率至一般納稅人3%,小微企業1%;鼓勵地方減免疫情期間會展設施房地產使用稅等。
報告還建議,各級會展主管部門主動協調當地財政等機構,確保會展企業納入政策扶持范圍,使會展企業精準享受到政策優惠。各地政府應根據應對疫情的特殊需求,確保企業能夠及時把專項資金運用到展會項目上。
另據中國展覽館協會調查顯示,會展企業估計損失超過100萬元的企業達66.15%,50-100萬元的為16.92%。
法國巴黎時間3月17日,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在致其會員的回應中稱:“作為會展行業,我們堅信會克服這次全球疫情的挑戰:會展行業具有恢復和應變的能力,一旦疫情得到遏制,會展業將推動所有行業快速復蘇。”
UFI與歐洲主要展覽中心協會(EMECA)聯盟及歐洲展覽業聯盟(EEIA)聯名致函歐盟委員會的主席Ursula von derLeyen,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對展覽業的影響,要求歐盟委員會迅速提供支持,以幫助緩解會展業遭受的災難性影響,避免失業,并防止企業破產。
3月1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要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在落實防疫措施前提下為商務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創新招商引資、展會服務模式,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
信息來源:中國貿易報 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