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舉辦 展覽主辦方的抗疫之戰
每年三月,全國展覽業就進入了旺季。一般持續到六月中旬才轉入淡季。
旺季表現為展會密集舉辦,展館檔期緊俏,與展會相關的人與貨(展品與展位搭建材料)在國內外、各城市大規模流動,展覽業者為此而繁忙異常。
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病毒來襲,2020年春天的旺季因展會全部停辦而頓陷蕭瑟,展覽業一派凄涼萎靡,損失慘重。何時能夠開展復業,業者莫不翹首以盼。
廣交會延期 說明4月辦展無望
危困之際,會展業者將目光聚焦于廣交會。
2003年的非典疫期中,春季廣交會在疫情嚴重的廣州如期舉辦,成為國內展覽業復蘇的風向標。
此次再逢新冠肺炎疫情,會展業者希望廣交會再引春風,一掃展覽業陰霾。
按慣例定于4月中旬舉辦的春季廣交會(127屆),本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如期舉辦。但因國際疫情洶涌造成的病毒輸入性風險加大,不得不宣布延期。這在廣交會歷史上是第一次。由此可見,新冠肺炎的防控風險大于非典,中國絕不能因國內疫情防控態勢向好而掉以輕心。在禁止外國人入境的防控新規之下,觀眾由外賓組成的廣交會只能選擇延期。
春季廣交會宣布延期,說明國內展會4月復業無望。5月如何,須看國際疫情走勢。本人對此表示悲觀。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17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66萬例。專家認為,中國以外許多國家的確診病例尚未達到峰值,全球疫情在5月高位流行是大概率事態。
恢復舉辦展會 經濟發展所需
1月30日,本人在微信公眾號《張凡的會展洞察》發表《新冠肺炎疫情下展會停辦的應對》的短文,提出春季展會不要簡單的取消,而應延期舉辦的建議。
因疫情停辦的展會,如能在年內延期舉辦,有三方面積極意義:一是活躍市場,促進貿易和消費,助力經濟發展;二是刺激服務業復蘇,發揮“1:9”功能;三是降低會展業損失,維持業者生計。
在全球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基于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國內環境(當前國內主要是防控境外輸入),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我認為展會不可能無限期停辦,在年內恢復舉辦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新冠肺炎演變成與人類社會長期共存的病毒(不像非典病毒因氣候變化而消退),包括會展業在內的社會生產不可能因病毒而長期停擺。人類只能是依循科學方法(包括發明疫苗)在與病毒共存的斗爭中繼續前行。因此,舉辦展會如同聚餐、看電影、參加體育比賽一樣,終將要恢復常態。
如上所議,春季停辦的展會在年內延期舉辦,應為會展業者不可放棄的追求,哪怕展會規模縮小,觀眾減少。我覺得,這才是會展業者實實在在的抗疫之戰。
延期舉辦展會 必須提前準備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被迫停辦的春季展會要延期于年內舉辦,主辦方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準備方案。在疫情低風險地區舉辦展會,須經當地政府批準。而應急預案是獲得批準的要件。方案提出的展覽現場疫情防控的措施,要符合政府的規定。主辦方與展館要緊密配合,各司其職。
二是準備展館。展會延期舉辦需要確立新的檔期,而6、7、8月是備選的時間段(此三月原屬展覽淡季,檔期寬松)。此外,可以考慮選擇新的舉辦地,尤其是選擇擁有新館或大館的二三線城市。其備選的檔期可能在9月之后的旺季。
三要準備物資。要購置口罩(發給參展商與觀眾)、測溫儀、消毒水,甚至防護服(以備處置展會現場出現的發熱人員)。
四要準備人員。特殊環境下的展會現場服務,需要更多的人手。
五要加大營銷。圍繞延期舉辦,需要強化營銷,豐富營銷,創新營銷,以爭取參展商和觀眾的支持。
六是爭取政策扶持。要努力爭取政府和展館的扶持,包括政府資金補貼、展館租金優惠,以降低辦展成本。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你在準備嗎?
信息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20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