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數字化進程 線上線下“齊頭并進”
——專訪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李雅儀
“現在的勵展和17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飛躍,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有了很多創新性的舉措,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疫情的影響。如今的線上會議、在線培訓、線上配對服務,可以幫助供應商在不能和消費者面對面溝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和他們保持緊密的聯系和順暢的溝通,這對于國際展商來說非常重要。”
作為會展業的龍頭企業,勵展博覽集團及大中華區在疫情爆發后,反應迅速,第一時間通過不同渠道向武漢市防控一線合計捐贈了180余萬元人民幣。
“病毒無情,人有情,勵展博覽集團心系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心系每一個在崗位上為抗擊疫情盡職盡責的普通人!”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李雅儀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1、第一時間與客戶溝通
談及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困難,李雅儀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第一季度的展會推遲的壓力,展覽規模和展覽公司的運營受到影響;其次,推遲的展會在尋找新檔期上遇到困難,需要考量并照顧到參展商和參觀者的興趣;再有,因推遲舉辦而給公司在執行原計劃的市場營銷、招商招展(尤其是國際招商招展)、運營方案帶來困難,員工工作量和成本也將增加。
對此,勵展也在積極尋求應對方案。據李雅儀介紹,當疫情爆發后,勵展迅速作出了反應,首先根據疫情盡量提前決定并通知推遲展會的日期,預留充足的準備時間;其次,加強與客戶特別是大客戶的溝通力度和服務,盡量減少在展出規模和買家數量質量上的損失,及時調整并制定新的應對工作方案。
第一時間與展商、合作伙伴取得聯絡,細致溝通,平息他們的疑慮。再有,開啟全員在線“云辦公”模式,確保日常工作有序進行;根據國家政策指導,對外省市返滬的員工,啟動14天自我隔離,假期結束后,又新增兩周在家辦公時間,避開復工高峰。
2、科技進步讓企業減少了損失
據了解,勵展是目前國內少有的經歷過17年前“非典”的會展企業。
談及“非典時期”的應對經驗,李雅儀表示,雖然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狀況和當年很相似,勵展也是針對疫情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推遲了部分展期至下半年。
但是現在的勵展和17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飛躍,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有了很多創新性的舉措,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疫情的影響。
如今的線上會議、在線培訓、線上配對服務,可以幫助供應商在不能和消費者面對面溝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和他們保持緊密的聯系和順暢的溝通,這對于國際展商來說非常重要。
3、呼吁用鼓勵政策振興會展業
毋庸置疑,本次疫情對整個中國會展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對此,李雅儀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她認為展會作為展示產品和技術、拓展業務渠道、促進銷售、傳播品牌的活動,是本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一季度的全部展覽和二季度部分展覽紛紛推遲、合并,甚至取消,造成主辦機構、場館和展商,以及整個產業鏈的重大損失,將對許多行業的企業在產品推廣、貿易和技術交流帶來影響。
雖然,政府已經出臺了部分政策以支持不同地區的中小型企業,但是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需要新的業務才能使他們重回正軌,展覽會將是他們的重要平臺。因此,如果政府可以考慮為中小型企業的參展提供補貼,對于他們的業務迅速回到正軌,將有極大的幫助。
李雅儀希望,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夠出臺相應的行業鼓勵政策,制定疫后振興會展業計劃;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展商觀眾參展信心;為恢復舉辦的展會提供疫情防護、醫療、安全、交通、酒店餐飲等方面的保障;協調展館合理安排檔期,最大限度滿足用館需求;為推遲舉辦的展會提供資金補貼。
4、影響只是暫時
談及疫情之后中國會展業的走向,李雅儀保持了較為樂觀的態度。首先,她認為疫情對中國會展業的影響是暫時的。疫情結束后,會展業將很快恢復正常,客商對下半年展會的參展及參觀需求更強、更具針對性,經推遲整合后的展會服務質量和參展效果將更好。
其次,客商線上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將進一步發展,展覽業將加快數字化進程,客戶更愿意嘗試數字化產品,我國會展業將呈現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新局勢。
再有,展會現場在運營管理、客戶體驗和衛生檢疫、消防、治安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管理將有更大的進步及完善。主辦機構在制定辦展計劃上將更加注重價值驅動和成本核算,展覽公司之間的合作也將進一步擴大。
信息來源:中外會展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