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消毒通風、健康監測、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包括博物館、美術館等封閉的室內場所和經常開會的會議室可不戴口罩。” 這是中國經濟網-會展中國6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0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6月6日零時起,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后,會展、會議舉辦有哪些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在發布會上表示,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后,將采取“防”“放”有機結合。首先舉辦會展、會議的前提下要有完備的應急預案,同時,所選擇的場所需具備辦展開會的條件。在這兩個前提下,需要落實做好主辦方的主體責任,嚴格消毒通風、測溫驗碼、保持社交距離、科學佩戴口罩、完備應急預案的條件下,可視情況舉辦一定規模的會議、會展等活動。
適時開放境內團隊旅游業務,中高風險地區除外。暫不開放出入境團隊旅游業務。在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嚴格消毒通風、測溫驗碼、保持社交距離、科學佩戴口罩、完備應急預案的前提下,按50%限流開放公園、旅游景區和體育健身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所,并視情況動態調整限流比例。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黃春在發布會上答記者“怎樣科學佩戴口罩”時表示:下調至三級響應級別后,有些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還是必須佩戴口罩,但另外一些情形又不能過度佩戴口罩。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情況下,戶外可以不戴口罩。在嚴格消毒通風、健康監測、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包括博物館、美術館等封閉的室內場所和經常開會的會議室可不戴口罩。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