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外經貿廳發布了“2011-2013年省外經貿廳重點組織的展會”,確定了迪拜福建商品展等50個展會為福建省外經貿廳重點組織的境外展會,且將對這些境外展會給予政策扶持,幫助福建省出口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
2010年,福建省外貿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6.6%。然而,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對出口企業的影響正在加劇。專家預測,2011年的外貿形勢不容樂觀,外貿企業有可能又要面臨比較困難的一年。
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外貿整體形勢將比去年更加嚴峻。企業對外貿形勢也有三大擔心:一是擔心人民幣升值,匯率逐步走低;二是擔心美國、歐洲還有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外貿伙伴,由于經濟仍然復蘇緩慢,而繼續減少訂單;三是擔心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用工成本的上升。
分層次組織境外展
面對如此復雜的外貿形勢,福建省外經貿廳等主管部門目前正集中力量重點組織部分境外展,力圖協助企業渡過難關,積極采取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展國際市場。
福建省外經貿廳將其重點組織的50個境外展會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由福建省外經貿廳牽頭組織的展會(A類、B類)共有10個,分別是:中國品牌商品歐洲展、印度國際消費電子家電家居展、日本春季食品展、阿爾及利亞中國商品展、中國品牌商品美國展、法國巴黎國際貿易展、馬來西亞中國商品展暨洽談會、印尼機械與電子展、迪拜福建商品展、新加坡福建商品展。這10大展會均為省部合作、閩港合作的項目。
二是福建省外經貿廳與區市聯合主辦的C類展會,共計6個。這些C類展會項目的確定、承辦單位的選擇等由各設區市外經貿局(廈門市除外)綜合平衡,報福建省外經貿廳確定后,由各設區市組織實施。
三是鼓勵企業參加的D類展會33個。業內人士分析稱,2011年福建省外經貿廳對重點展會的政策有一個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一定一年”變成“一定三年”。這是為了給參展企業和承辦單位營造持續、可預見的發展環境,從2011年起,被確定為境外重點展會的項目(包括A類、B類、C類、D類),除特殊情況個別需要調整之外,“一定三年不變”。扶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知情人士分析認為,從福建省外經貿廳牽頭組織的10個境外展會(A類、B類)來看,政策更傾向于在新興市場舉辦的展會。
據介紹,在這10個境外展中,有6個是在新興市場舉辦的,即印度國際消費電子家電家居展、阿爾及利亞中國商品展、馬來西亞中國商品展暨洽談會、印尼機械與電子展、迪拜福建商品展、新加坡福建商品展。這6大在新興市場舉辦的展會,從地域分布來看,北非一個,中東一個,其余都在亞洲,而東盟地區舉辦的展會有3個,占了一半。“這一地域分布的特點,也充分說明了政府在市場多元化戰略方面對企業的引導作用。特別是政府對東盟市場的重視,應該引起出口企業的注意。”該人士表示。
據該人士分析,中國已成為印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中印兩國政府共同指出,加強經貿領域的合作將成為雙邊關系的主旋律,并確立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新目標。這為中國企業進一步打開印度市場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中國—東盟自貿區覆蓋11個國家、14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19億人口以及6.4萬億美元GDP總值、4萬億美元貿易總量,是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繼北美和歐盟之后世界第三大自貿區。
注重維持傳統市場
另據介紹,在10個重點組織的境外展會中,中國品牌商品歐洲展、中國品牌商品美國展、法國巴黎國際貿易展覽會、日本春季食品展等仍在傳統市場舉辦。
上述相關人士表示,重點扶持這4個在歐美日舉辦的展會,主要是引導企業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同時,繼續維持在傳統市場的份額。
據了解,中國品牌商品歐洲展在英國舉辦,以家庭用品、家用紡織品、工藝品、箱包、皮革制品、服裝飾品等產品為主,以“展中展”的形式與英國伯明翰消費品博覽會同期舉行,已連續舉辦7年。
中國品牌商品美國展,也是以“展中展”的形式與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品及禮品博覽會同期舉行,已連續舉辦7年,展品以禮品、飾品、家居用品等為主,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品及禮品博覽會(ASD/AMD)是全球消費品及禮品種類展示最多的展會之一,每年分3月和8月舉辦,至今已舉辦多年。
法國巴黎國際貿易展覽會,以禮品及裝飾品類、家庭消費品類、戶外休閑及園藝用品類等展品為主,與著名的法國巴黎國際秋季時尚家居用品裝飾品博覽會(Maison)展同期舉行,可分享其買家資源,是中國消費品、禮品、裝飾品企業進入法國市場的重要平臺。
日本春季食品展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與德國科隆、法國巴黎國際食品展齊名的世界第三大規模的食品和飲料專項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