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第三屆年會暨2008廣州(海珠 )會展經濟論壇開幕了。我對本次年會和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主辦者熱情邀請表示衷心感謝。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我國正在加速發展的現代會展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正進入前景廣闊、陽光明媚的春天。
下面,我圍繞展覽業簡要講三個問題。
一、世界與中國展覽業的現狀與趨勢。
二、遵循規律,健康發展。
三、相互支持,共建和諧。
一、世界與中國展覽業的現狀與趨勢。
世界上有“城”就有“市”,有“市場”就有“商品”展示和交易,會展業的歷史悠久。古希臘有“商神”的形象,中國宋代的“清明上河圖”集中表現了一千多年前市場的繁榮。
現代展覽業被認為始于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德國被公認為是“現代展覽王國”。據德國展覽協會(Auma)統計,世界十大展有6—8個每年在德國舉辦。世界最大的展館在德國的漢諾威,展館面積為49.5萬平方米。世界最大面積展覽是漢諾威的通訊與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凈展覽面積為31.6萬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展覽公司是總部在英國的勵展(Reed)公司,年營業收入達12億美元左右。
美、歐、日展覽業各具特色。由于展覽業能帶來地方的經濟繁榮,歐、美各國政府均支持地方辦展。但支持方式、組展模式、目標市場等各異。歐洲大多既建館,又辦展;北美一般只建館,由社會辦展。歐洲重交易,北美重展示,常與協會的年會同期舉辦。歐洲展覽業國際化程度高,早已走向世界;北美重國內消費,吸收“來展”多,近年才開始走向國外。日本、韓國迄今尚無商業大展和大館(日本曾舉辦兩屆非商業性的世博會)。
中國經濟的長期快速發展是中國展覽業繁榮的基礎。中國展覽業目前至少表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發展快。已連續多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據統計,2007年僅京滬穗就舉辦了924個展會;二是開放度高,競爭激烈。世界展覽所有巨頭如英國勵展、德國法蘭克福、漢諾威等公司、美國金沙集團等均已進入中國大市場(含港、澳、臺);三是國內場館建設規模大,盲目投資勢頭強勁。中央財辦2005年曾組織專門調研,并提出專題報告。
二、遵循規律,健康發展。
我本人曾多次在國內外考察,世界上主要的展館、展覽公司和展覽協會都曾拜訪過,了解到國內及展覽業發達國家發展展覽業的情況、經驗和問題。圍繞“經濟—市場—會展”的關系,探尋世界展覽業發展的規律。盡管體會很多,收獲不小,但深深感到認識規律不易,至今仍是我要繼續努力探討、學習、思考的問題。
經驗證明,現代展覽業必須或接近產地,或接近市場,或接近“集聚人氣”的地方。國際展覽業協會(UFI)曾經提出過關于成為會展城市應當具備的五個基本條件,為我們探尋世界展覽業發展規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五個條件是:基礎設施相對完備;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超過制造業;外貿總額與GDP的數量相當;行業協會組織功能齊全?!八街?,可以攻玉”。我們應當借鑒世界各國展覽業發展的先進經驗,總結我國的實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展覽業的發展之路。
現代展覽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F代展覽業的發展必須遵循現代服務業的基本規律。展覽組織者與展商結合,把通過服務形成的服務品牌推銷給采購商;也與采購商結合,把通過服務形式的服務品牌推銷給展商。對展覽組織者而言,采購商與展商都是客商,是“上帝”。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如何,就成了展覽業生死攸關的大事,也是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疤依顭o言,下自成蹊”。以廣交會為例,它已經舉辦了50多年?,F在它在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展商數量和展覽面積等幾項展會指標已經居于世界第一。即使這樣,我們仍需要居安思危,長存憂患意識。我們必須繼續堅持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必須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梢哉f是前路漫漫,任重道遠,我們必須永不停步,銳意進取。
市場經濟必須按規律辦事,展覽業的發展也是這樣。那種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哪里都可以辦展覽,哪里都可以建展館的想法和作法是對市場經濟膚淺的理解。由此而帶來的盲目的無序競爭,只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樣的競爭,沒有“贏家”,更談不上持續健康發展?!笆袌鼋洕幌嘈叛蹨I”,只會尊重那些按經濟規律辦事的人們。
三、相互支持,共建和諧
根據黨中央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實現我國展覽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堅持國務院領導同志提出的“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法制化、國際化”的方向。座落在廣州市的廣交會與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和海珠區政府,應該相互支持,共建和諧。
在歷屆中央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商務部、廣東省歷任領導高度重視廣交會的發展。幾代人的奮斗,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全國各省、市、區數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走過五十多年歷程的廣交會今天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第一展”。目前,廣交會已連續6屆客商來自世界21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從102屆開始展商已超過1.5萬家,上述兩項指標已居世界同類展第一。我還要高興地告訴大家,從103屆開始,廣交會將在展覽面積上達到84萬平方米,從展覽面積上成為世界第一展。
廣交會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廣交會的發展為推動廣東省和廣州市的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做出了直接的貢獻。廣東省、廣州市的廣大群眾也始終關愛、支持著廣交會不斷地發展壯大。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和廣交會對各省、市、區領導與群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對座落在海珠區的廣交會如何相互支持、共建和諧提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ㄒ唬﹦摻ㄕ褂[業健康發展的法制環境。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展覽業不僅需要競爭,也需要公共管理創造的秩序。法制、規劃、標準就是這些秩序的保障和基礎。我國目前在宏觀上還沒有很好地解決展覽業“法制化”的問題。但是,在有條件的城市和地區,應當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下,率先制訂一些地區性的管理法規,展館建設規劃及相關的標準。比如不要在廣交會舉辦期間辦相同品類的展覽。這一點在發達國家是協調得比較好的。此外,資料表明,廣州市目前在建或已建成的展覽場館面積約90萬平方米,如經核實無誤,這項指標,也是一項令人不安的“記錄”。
(二)創建展覽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產業服務體系。這是展覽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目前,廣交會來自境外、國外的專業采購商有約20萬人,使廣交會成為我國一年兩度最大的外事場合之一。來自全國的展商及工作人員也有約25—30萬人。這40—50萬人的“吃、住、行”,通過航空、運輸、餐飲、賓館、旅游、購物、娛樂,給廣州市、廣東省帶來了可喜的繁榮和興旺。展覽所需要的設計、運輸、搭裝、安保、翻譯、銀行、保險、拆展配套服務等等表明它自身就是一個綜合性很高、配套性很強的產業。有人向我介紹,廣交會拆換展的“垃圾”裝運,就要用各種車輛約1000輛次,其回收、處理與運輸,也形成了一個小“產業”。綜合的產業需要城市綜合的配套服務。隨著廣交會進一步發展,對海珠區、廣州市的城市服務業會要求更高,規模更大。涉及社會各方面的城市服務業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ㄈ┏浞职l揮廣交會的“信息庫”作用。廣交會是沒有國別限制的“地球村”,每年近20萬人的專業客商和國內近2萬個展商使它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商機”之一。廣交會實際是存在我們身邊的巨大的“信息庫”和“財富銀行”,目前開發的還很不夠。各地區尤其是海珠區可以從同期參展的海珠區企業那里獲得很多貿易、投資信息;也可以到廣交會召開各種招商會、新聞發布會和洽談會。這為包括“總部經濟”在內的各種經濟形式的發展和落戶廣州、落戶海珠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四)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要加強會展理論的研究。會展經濟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在我國迅速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需要中國化,西方現代經濟學理論已不能完全解釋今天中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需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秉持開放的態度,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會展經濟的經驗和教訓,探索規律,結合我國實際,走出一條具有我國特色的發展會展經濟的道路來。
花城廣州,花團錦簇,海珠明珠,絢麗多姿。讓我們衷心祝愿她的明天更美好。
衷心祝愿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暨2008廣州(海珠)會展經濟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
注:以上講話,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