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各國的會展業:規模尚小空間很大
東南亞國家中,除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會展強國外,其他國家的會展業還是比較單一,或者規模尚小檔次較低。
越南是一個正冉冉升起的、在會展業積極努力地尋求突破的國家。越南近幾年不斷創出了幾個品牌展會,越南國際工業產品展覽會已辦到第19屆,它由越南工貿部、越南科學技術部主辦,是越南乃至東南亞知名的重要品牌展會之一,至今已有18年歷史。每年一屆的展覽會憑著其良好的聲譽及廣泛的宣傳,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同行業的關注,現已成為越南最具規模的國際性和專業性強的工業制造技術裝備展覽會。
另外,越南國際農業展覽會、越南國際醫藥制藥、醫療器材展覽會,越南(胡志明)國際貿易博覽會、越南國際紡織及服裝面輔料展覽會也都在積極拓展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有不少博覽會多有中國企業參展。
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國家的展會以較小規模的邊境貿易展會居多,但也有稍具規模和特色的展會,如緬甸珠寶展、柬埔寨農業展、老撾手工藝品展等,在東南亞展會中也頗有名氣。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其國際性展會的吸引力越強。這也是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展會優于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原因所在。在經濟發達的同時,運營好展會,也會帶動該國的部分相關行業的經濟。
關于會展的效益,一位會展業資深人士曾評價:“如果在一個城市舉辦會展,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該城市的上空撒美元。”這話有多少含金量?又有多少水分?
實際上,國際會展學專家們曾研究出會展業經濟的比例為1:9,意指如果辦展會的場館收入是1的話,那么相關的收入就是它的9倍。會展經濟所拉動的行業涉及航空業、旅游業、商業、餐飲業等方面,因此,很多國家都將目光瞄準會展業這個“香餑餑”。
迄今為止,全世界的大型會展總數超過15萬個,其中規模性的國際會議約7萬多個,國際展覽超過8萬個,全球會展產業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了3000億美元。按照1﹕9的產業拉動系數計算,國際會展產業為世界經濟帶來的增長總額超過2.7萬億美元。
由于會展業的回報快,因此很多國家近20年來都在大干快上地進行展覽場館建設,如火如荼地招攬各國參展商參展。亞洲會展在世界會展業中占一席之地,而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家的會展標桿。
把一個行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會展業做到了。
會展產業的市場需求空間廣大,在歐美及中國香港、東南亞的新加坡,會展產業已發展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已經使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入了國際性商業化運作階段,并在此基礎上全球形成了歐洲、美洲、亞洲三大會展板塊。
在亞洲會展業名列前茅的,要數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它們都相繼建立了新的場館,舉辦了各種主題的會展活動。從1980年代起,以新加坡為中心的東南亞會展業開始迅速發展,風頭正勁地趕超歐美國家會展業。
會展業使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目前,亞洲會展業的規模和水平比拉美和非洲高,尤其是規模可以說僅次于歐美。東亞的中國,西亞的阿聯酋和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或憑借其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或憑借其發達的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為有利的地理區位優勢,成為該地區的展覽大國。
新加坡:連續17年成為亞洲首選關鍵詞:每年4000多個展會
新加坡的會展業起步于1970年代中期,時間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政府對會展業十分重視,新加坡會議展覽局和新加坡貿易發展局專門負責對會展業進行推廣。新加坡本身又具有發達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業水準、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高的英語普及率,所以新加坡曾于2000年被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國際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第五大會展城市,并連續17年成為亞洲首選會展舉辦地城市,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和會議等大型活動達3200個。
在以新加坡為中心的三小時飛行距離內,有2.5億人口活動,每年僅中轉旅客就達250萬,新加坡正處在這樣一個樞紐的位置。這樣非常適合搞國際性的會展。新加坡的出入境十分方便,當地人稱,旅客下飛機后,十分鐘就可以拿到托運的行李。多家媒體也將新加坡評為最適宜舉辦國際會展的城市之一。目前,新加坡有64家國際航空公司開設的航線,可直飛50個國家的154個城市。
新加坡旅游局的展覽會議署建于1974年,主要任務是協調、配合會展公司開展工作,向國際上介紹新加坡舉辦國際會展的優勢條件,促銷在新加坡舉辦的各種會展。該署不是管理部門,只是協調配合,而且不向新加坡的會展公司收取任何費用。在新加坡舉辦會展沒有任何管理法規,舉辦展會也不需要任何審批手續。
新加坡有著比較成熟的市場經驗和經營理念,最主要是新加坡會展業有品牌意識,也就是展會也要創品牌。如果展會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吸引參展商來參加,就可一屆一屆地辦下去,也只有這樣,才可能盈利。
國際上最大的會展公司——勵展集團亞洲總部就設在新加坡。勵展集團每年舉辦的大型國際展覽超過440個,每年主辦的會展為來自全球的十五六萬家參展廠商及超過900萬家買家創造商機。
對新加坡而言,競爭并不一定就是價格戰。新加坡多數會展公司都是強調服務取勝。最主要的是提高展會的質量。勵展集團每次展覽后3至6個月內都要進行一次調查,了解一下參展商通過展覽形成了多少商業機會。
如今,會展業已成為新加坡旅游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平均每年有40多萬國際游客赴新加坡參加4000多個國際性會議和展覽展銷活動,人均消費在2000美元以上。
新加坡品牌展會:共赴全球盛會
據2012-2013全球品牌展會統計,新加坡至少有6個展會進入全球性品牌展會。
新加坡國際醫療展(MEDICAL FAIR ASIA 2012)創辦于1997年,今年已辦到第九屆,由杜塞爾多夫展覽(亞洲)有限公司主辦。每兩年舉辦一屆,是亞洲最知名的醫療展覽會之一,曾吸引62個國家的專業觀眾參觀。
新加坡-亞洲博覽會將于今年11月14日-16日在新加坡舉行。該展會吸引530家以亞洲為生產基地的優質供應商參與展覽,預計將有6135名買家入場,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地。
2013新加坡亞洲海事展將于2013年4月9-11日在新加坡新達城展覽中心舉辦。它將吸引亞洲地區的供應制造商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采購商。
新加坡世界書展原名新加坡華文世界書展,自1998年始更名為“世界書展”,每年5-6月舉行,歷時10天。該展由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主辦,得到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書展。此外,新加坡還有一些著名的展覽,新加坡智能卡和支付展、新加坡亞洲照明展覽會、新加坡國際綠色建筑展覽會等,在東南亞一帶都屬于有較高知名度的展會。
泰國:后起之秀勢不可擋
關鍵詞:會展先鋒
時光后退20年,同新加坡相比,泰國的會展業發展規模遠不及新加坡,那時每年舉辦的展覽只有20個。但是隨著東南亞經濟逐步走出金融危機的困擾,泰國會展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近年來,泰國會展業風頭更勁。據UFI報告,泰國每年舉辦大型國際展覽項目75個。2009年共舉辦81場大型展覽,展出面積達46.65萬平方米,居東盟國家前列,被國際會展業譽為“東南亞的會展先鋒”。
雖然舉辦的規模和次數沒有新加坡多,但泰國會展業的展覽場地租用面積在東盟名列榜首,總展館使用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位居東盟各國第一。平均每個展覽收入約200萬美元。
2004年,依據泰國皇家法令,由泰國政府組織成立了直接對總理負責、接受總理辦公室領導的官方組織——會議展覽局。該局工作宗旨在于推廣、協調、發展和管理、促進在泰國舉行的會展旅游活動,推動泰國成為亞洲地區會展旅游的首選之地。
2006年,泰國建成了現代化的大型會展中心,擁有一年舉辦不同規模的會展項目800多個的會展能力,每年觀眾達1500萬人次。會展中心建成后,泰國會展發展較快,每年以平均17%的速度遞增。
泰國無論在地理環境上,還是在市場經濟上,都具有連接東南亞、輻射全世界的天然優越條件。從政府到企業,都致力于對這一優勢的利用,努力增強泰國會展業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力,逐步實現“將泰國推廣為世界級會展目的地”“建立一個強大的會展行業”。為此,泰國政府與會展組織攜手,正積極地、逐步把曼谷打造成世界會展之都。
最重要的是,泰國政府重視會展業。國家總理支持組建會展管理部門,還親自主持一些重要展會,以擴大影響,推動發展。國家商務部、工業部、海關、外交、出入境等部門主動配合,提供必要的有效服務。這些都有力地拉動了該國的會展經濟。
泰品牌展會
水療展盡情展現SPA權威性
泰國品牌展會包含東盟(泰國)國際機械設備展、泰國能源展、泰國國際模具展、泰國泳池和水療設備展、泰國太陽能及新能源展覽會、泰國太陽能展會等。
在泰國舉辦的亞洲國際泳池和水療設備展覽會成為東南亞唯一區域性貿易展覽平臺,該展會聚集業界泳池,水療和景觀業的國內外制造商、供應商、顧問、設計師和經銷商等決策者。體現泰國SPA水療的優勢。2013年又將舉辦此展覽,據上屆亞洲國際泳池和水療設備展的展后報告顯示,3天展覽中一共吸引了3000名專業買家。展覽的另一大亮點是同期將與2013國際SPA與保健大會共同舉行,展會得到了來自東南亞地區多個行業水療行業協會的支持,包括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
馬來西亞:“救市”措施頻繁出臺
關鍵詞:政府扶持
馬來西亞會展業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快。
馬來西亞的會展業從1970年代起步,進入1990年代后快速發展。根據馬來西亞展覽會議協會統計,1990年至2009年,展覽規模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覽有1600多個,平均每場專業觀眾達8萬人次。
這主要來自于政府的扶持,由于馬來西亞90%以上的企業屬中小型企業,MATRDE對中小企業參加各類國際展會的攤位租用、機票和住宿、貨物運輸、場地布置和廣告宣傳等方面的費用,可給予50%返還。單個企業累計可享受的最高返還額可達10萬令吉(約合20萬元人民幣)。
馬來西亞展會數量在19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1995、1996、1997連續三年都在100場以上,幾乎相當于每天都有展會(每個展覽至少3天)。1998年暴發亞洲金融危機后,展覽業跌入低谷。1999年規模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覽下降至51場,但僅隔一年便恢復到94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展覽業再次跌入谷底,馬來西亞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救市”措施,積極鼓勵服務會展業發展,使得2009年的會展場次高達170場次,躍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馬來西亞的會展業已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從機械、電子、汽車、建筑,到紡織、食品、家具、旅游、園藝、花卉、寵物等,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專業展覽。
馬來西亞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不僅協助國內展會招商,而且大力支持本土企業參加國外展覽,助力會展經濟的發展。
品牌展會效應顯現
目前,由馬來西亞主辦的國際展會越來越多,知名品牌也逐漸形成,形成了具有服務產業、經營城市等作用的專業會展品牌,成為專業會展國際化發展的成長核心。比較著名的展覽如:馬來西亞國際家具展(MIFF,區域最大的家具貿易展)、馬來西亞國際清真食品展(MIHAS,成功舉辦7屆)、馬來西亞國際食品飲品貿易展(MIFB,已連續成功舉辦11屆)、馬來西亞國際旅游展(MATTA)等、馬來西亞國際食品包裝、塑料和廣告數碼印刷機械展(已連續成功舉辦18屆)。比較成功的展覽還有檳城國際電子元器件及半導體技術展、國際汽車零配件設備及服務用品展等。
馬來西亞國際家具展(MIFF)始創于1995年,為全球十大家具展覽之一,以發掘及開拓新市場為目標,是聞名于世的一站式家具采購中心,在家具行業有重要影響力。作為本區域家具展覽會的先鋒,MIFF成功吸引了世界各地買家,每年展會成交量高達6.5億美元,成為本地區公認的最佳家具出口展覽會。馬來西亞國際清真產品展(MIHAS)由馬來西亞貿發局主辦和經營,是匯集了世界清真產品生產商、采購商、代理商、投資商和貿易團體的國際盛會,為清真產品商家交流、合作、建立雙贏的伙伴關系提供了一個國際營銷平臺。
亞洲防務展(DSA)由馬來西亞國防部主辦,展出國防和安保方面的最新科技產品,已連續舉辦12屆。
此外,還有馬來西亞國際旅游展(MATTA Fair)、馬來西亞國際食品飲品貿易展( MIFB)。檳城國際電子元器件及半導體技術展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國際電子貿易展覽會以及馬來西亞中國進出口商品展覽會暨投資洽談會(CECEM),亦稱“馬交會”,是由該國商務部主辦的第一個跨國展會。
業內論道
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展覽公司副經理劉彬:對接東盟打國際牌
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展覽公司副經理劉彬認為,時下昆明會展人的思路開闊,都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積極轉換思路,我們地處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交通樞紐,這恰好是我們與東盟各國合作、發展地區間經貿關系的可貴資本。今后,與東盟各國聯手發展會展經濟,開拓東盟市場將是昆明的工作重點。
今后,昆明將進一步加大對東盟國家中的泰國、老撾、緬甸、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的會展營銷,借助這些國家在昆明及國內開設的使領館,協助政府和展會組織方開展相應的營銷工作,使昆明會展平臺成為廣泛交流、合作、投資貿易的前沿基地,成為中國與東盟進行經濟貿易與科技交流的大本營和紐帶。
與3年前不同的是,現在昆明市外出招展時,首先提到的已不是氣候優勢、豐富的旅游資源,而是毗鄰東南亞、南亞的區位優勢。為了加大這一優勢,昆明國際會展中心也專門派員參加今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學習東博會辦展經驗,爭取優勢轉換,并思考如何積極地將昆明展會辦到國外去,如何將國外展商招引到昆明來。
對于泛亞品牌,昆明已經成功對接東盟南亞優勢,如昆交會上的“南亞商品展”“南亞商務論壇”“泛亞石博會”“昆明泛亞民博會”等自主品牌的展會,無不與“國際”二字緊緊相扣,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與東南亞各國會展互通有無,形成互補,優勢才能最大地得到體現。
會展經濟研究專家、云大教授靳柯:“做好民族的、亦是世界的展會文章”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昆明會展業已躋身全國的“第二梯隊”,且主張打國際牌、泛亞牌。
據統計,目前,每年在昆明地區舉辦的100人以上的中型會議近千個,幾乎每天都有3個以上的省級、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會議在昆明召開,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大型會展活動每年都有5至8個。
據保守估計,昆明會展業對其他行業的經濟拉動比為1∶8,即會展業每創造1元錢的效益,就將給昆明經濟帶來8元的收益。會展業對昆明第一、二、三產業都有帶動作用。現在,昆明會展業每年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加上其促進相關行業發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昆明每年因此而增加的產值能達100億元人民幣。
目前,昆明的優勢明顯,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現在昆明會展形式不夠多樣,與經濟掛接得太直接、太明顯,與文化類、休閑類以及人們的精神領域相關的展覽所辦不多。
縱觀國外展會,我們所認知的享有國際聲譽的品牌展會有:巴西狂歡節、威尼斯狂歡節、西班牙奔牛節、法國尼斯狂歡節等等。這些活動彰顯著強烈的地域風情,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以西班牙“西紅柿節”為例,每年“參戰”和“觀戰”的人數達4萬之多。還有體育賽事,大家熟知的奧運會、世界杯等,就非常有名。而藝術節類的,就有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意大利羅維納歌劇節、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等,因文化積淀使其游客吸引率高,會展帶動了旅游產業。還有論壇類的,做大品牌論壇,還有宗教慶典以及地方性節慶,都可以做出云南的特點和特色來,這樣吸引更多的游客或者買家來云南,看迤邐多姿的云南民族元素,體驗民族文化的深厚積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做好這個主題,云南展會一定能與國際化輕松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