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法國著名導演雅克•貝漢導演的電影《海洋》讓許多電影愛好者嘆為觀止。無論是否見過這一覆蓋著地球表面3/4面積的“地球生命之源”,只要提到“海洋”這兩個字,就足以令人震撼。隨著科技的發展,深入探索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神秘世界成為人類追求的目標之一。為實現這一目標,海洋技術展應運而生。
由勵展博覽集團主辦(以下簡稱勵展)的全球最大海洋科技展——倫敦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覽會(OI UK),及其姊妹展——上海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OI China)正是海洋展中的佼佼者。OI UK有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其始終屹立不倒的秘訣是什么?為何OI China能夠在2013年成功登陸中國并獲得中國業界的認可?近日,《中國貿易報》記者專訪了勵展博覽集團海洋和可再生能源事業部展覽總監喬納森(Jonathan Heastie)對上述兩個展會一探究竟。
建立良好信譽是重中之重
喬納森在展覽行業有超過25年的從業經歷,在組織商業活動方面,他也具有豐富的經驗。目前為止,他已經成功參與舉辦過包括展覽會、研討會、路演以及頒獎典禮等80個活動,遍及5個國家。2014年8月,喬納森通過OI展會開始接觸海洋和海洋石油天然氣技術領域。
據喬納森介紹,在英國,展覽企業沒有機會和政府一起舉辦活動。政府不會給予會展企業任何扶持政策、也不會做出任何限制,一切都以市場為準。會展行業準則多是通過行業自律方式確立,政府不會設置任何違規處罰措施。“雖然你們看到英國展覽公司足跡遍布全球,但事實上英國政府并沒為我們走出國門給予任何鼓勵措施或資金支持,比如勵展,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都是自己出資維持現有業務,一切都要靠自己”,喬納森說。對于運營一家展覽公司來說,信譽是最重要的。
在英國,企業的重中之重是維護企業信譽,沒有信譽的企業終將失去市場。在喬納森看來,OI UK能在近半個世紀屹立不倒,正是因為無論做什么,都將維護企業信譽放在第一位。“我們舉辦OI China時必須考慮到,OI UK已經有46年的歷史,不能出任何信譽上的問題。因此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升勵展在行業中的信譽度。”他說,為此,勵展會花3個月、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做可行性研究。可以說,前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可行性研究降低了會展企業可能出現失誤的幾率,這也是維持信譽的重要手段。
搶抓中國市場機遇
2013年,OI China成功登陸中國上海。在談到為何選擇將全球最大海洋技術展的姊妹展選在中國舉辦時,喬納森表示,在OI UK上,曾有倫敦的專業海洋協會就“您最感興趣的出口市場是哪里”這一問題對參展嘉賓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亞太市場最感興趣,認為這一市場存在更多機遇,無疑,在亞太地區中國市場非常重要。
“此外,雖然很少有中國企業參與OI UK,但可以看到,目前中國海洋技術行業正在加速前行,而且表現出了強烈的國際合作意愿,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中國與國際企業的合作會更多。所以我們的展會選址中國上海,希望讓中國與西方公司有很好的對接機會,在了解OI的同時,了解國際市場。”喬納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