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本文的分期,改革初期的時段大約有16年的時間,有三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從粉碎“四人幫”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二階段: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到“六四”風波;第三階段:“六四”風波后到黨的十六大前。其間政府主導型展會也跟隨這三個階段有著不同的特點。
(1)第一階段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后,華國鋒主持中央工作,提出“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見成效”的口號。1977年中央先后在北京召開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和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并配合舉辦了相關的展覽會。這些展覽會都是屬于宣傳教育性的政府主導型展會。
(2)第二階段
1980至1983年期間,全國經濟處于調整時期。指令性計劃任務減少,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任務增加。有關行業和企業開始舉辦和參加多中促銷性質的展銷訂貨活動。其中,1980年3月上海市機電一局和中國機電設備進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聯合舉辦的上海機電產品內外展銷會、1980年8月一機部在長沙召開的機電產品交易會、1981年11月農機部在合肥召開的農機產品訂貨會,都有大量實物產品配合展出。1981年11月一饑部開始參與籌備于第二年二月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一機部機械儀表產品擴大服務領域展覽會”,有力配合了機電產品銷售體制的變革。以上這些展會都屬于政府部門舉辦的政府主導型展會,是改革開放以后政府主導型展會項目的開端。
1978年底,北京“多國農業機械展覽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這是貿促會來展部接待(國家撥款)的第一個外國專業性博覽會。當時是為了配合華國鋒提出的“盡快實現全國農業機械化”的要求而組織的。
1981年我國開始實行第六個五年計劃,1986年又開始“七五”計劃。也正是在這十年期間,以國家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為主舉辦的具有展示成果匯報工作性質的政府主導型展會陸續開始舉辦起來。包括:1983年外貿部舉辦的“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 同年由輕工業部主辦的“全國輕工機械和衡器產品展覽會”,1984年機械部舉辦的“機床工業新產品展覽會(評選“春燕獎” )”,1985年國家科委舉辦的“對外科技交流成果展覽會”,1987年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舉辦的“機械工業博覽會”。
此外,1987年經外經貿部批準由東北三省和內蒙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大連商品出口交易會”也開始舉辦。這是除“廣交會”以外的第一個政府主辦的出口商品交易會,以后被稱為“小交會”,以區別于“廣交會”。
(3)第三階段
1989年“六四”風波以后的三年間,我國經濟又處于一次調整時期。這一時期的中央政府部門組織的展覽會也體現出這種要求,即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積極擴大出口成交。為此,1990 年國家計委主辦了“全國工業企業技術成果展覽會”;同年中國工商銀行與國家科委聯合在北京舉辦“首屆全國科技貸款成果展覽會”;國家教委、人事部也在北京聯合舉辦了“首屆全國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成果展覽”會;經外經貿部批準,黑龍江人民政府主辦了“哈爾濱經貿洽談會”。1991年國家計委舉辦了“全國企業技術進步展覽會”;同年經外經貿部批準,由華東九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華東出口商品交易會”也在上海開辦。1992年國家計委、科委聯合舉辦“‘七五’科技攻關成果展覽會”; 同年經外經貿部批準,由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烏魯木齊經貿洽談會”;甚至在東北中俄邊境的黑河也舉辦了“中俄商品交易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