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車展面面觀——寫在湖南汽車展覽會之后
長沙車展牽動了百萬會展人躁動的心,從沒有任何時候一個區域性消費展讓人如此關注和追捧。非常時期,它成了一個標桿,一種希望,給瀕于干枯和窒息的會展人帶來了一線生氣。
2020年4月30日,隨著長沙車展禮花的綻放,來自大江南北的會展人紛至沓來,深圳會展人來了,東莞佛山會展人來了,成都上海會展人來了,似乎有著與春天來了共舞的節奏,爭相見證這一黎明前即將蓬勃而出的景觀閃現。與此同時,除當地公共媒體外,各類自媒體和爭當大V的會展人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賦予這一“全國首展”不一般的破冰之義,不一般的溢美頌詞。
作為親歷者,在長沙業界朋友和領導的盛情相迎中進行了三天全方位的觀摩學習和交流,力求深刻體驗和梳理這一首展的成功之道和專業操作。時至今日,潮頭第一峰已過,淘盡千般塵粒之后,籍以“入世”之心觀會展重啟之道。
1、守土有責,志存高遠。說起長沙率先啟動會展的氣魄,不能不讓人想起去年長沙打造國際工程機械展的初衷。以一隅之地鑄就國際大展,其站位理念源于長沙會展決策者的憂患意識:涉及重大產業領域的展覽如果為國際展覽資本和機構所控制,則無國家產業安全可言,大國重器領域應有中國人自己的聲音和平臺,此舉得到湖南省和長沙市兩級黨委政府以及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支持。
面對新冠疫情“屏障”,國內外會展停滯,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之時,如何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是擺在當前的重要任務。長沙會展決策者又一次揮灑出湘人性格中的“硬核”一面,堅定做出決斷:“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展業復蘇意味著市場的真正復蘇,對于拉動消費具有重要意義”。再次勇立潮頭,吹響以會展促銷費、振信心的集結號,以汽車消費拉動餐飲、住宿、旅游、交通消費,激發標志性和示范性效應。由此,延續了13屆的湖南湖南汽車展覽會暨長沙首屆汽車消費節橫空出世,“一場觀車盛宴,一季車迷狂歡,一次全新體驗”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2、嚴謹規范,科技擔綱。按照黨中央關于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國務院聯防機制印發的《關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長沙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批準了《2020湖南汽車展覽會暨長沙首屆汽車消費節疫情防控方案》,車展組委會依此制訂了操作細則。
“三碼一證”精準“掌控”進館者。首先,觀眾需登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通過個人實名認證領取個人防疫健康碼,個人相關數據由衛健、工信、交通運輸、海關、移民管理、民航和鐵路等方面提供;繼而關聯進入個人本地碼(如來自廣東則顯示“粵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三碼”綠色方可通行進入展館廣場測溫區;現場采取無接觸熱感應遠紅外體溫檢測,無異常則可進入安全檢查區域,并經過測溫安檢門進行二次手腕體溫檢測;最后進行實名門禁驗證,出示身份證,進行人臉識別和票證核驗,方可進入場館。
作為展覽人,觀察學習的重心在于展前布展和現場管控。筆者一行包含了地方會展辦、衛健、防疫、主辦和場館人員,驅車近10小時趕在開館前一天布展階段抵達長沙,受到芒果館的盛情接待,由布展通道講解體驗一道道流程,并舉行了專題訪談答疑,期間就辦展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是關于人流管控。按照有關部門規定,限定在8000人以內,票務系統由大麥網提供技術支持,一律采取網上售票方式,當售票達到4000張時,系統暫停售票,動態調控館內人流上限。芒果館是中國金鷹獎的主場,在觀眾人流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是大多數場館所不具有的優勢。
二是場館防疫消殺。開館前和閉館后兩次消殺是針對疫情防控做出的特殊要求,同時由于展覽場館的層高一般平均在20米以上,而商場設施層高大多在4—6米(單層面積超過2000平米的集中布置商場層高通常不會超過9米,商業街層高不超過6米),空氣存留顆粒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場館防疫監測和預防不能留有死角。我們近日通過短視頻或抖音看到的芒果館閉館后現場忙碌“奔走”的機器人,就是這一檢測防范的強力盾牌。同時遵照消防要求,只允許單循環新風抽送,保證通風、換氣作用,讓新風排進來,更改空氣。
三是人員培訓。走訪交流中發現,從展館高管到一般員工,對場館防疫保障流程和專業知識對答如流,如數家珍,原因在于防疫部門對場館人員進行了多次專業技能培訓。由此感到,會展人不僅要是展覽主題所在行業的專家,也應是會展方面的專家,在防控常態化情況下,還需是防疫方面的專家。“三家合一”方是稱職的會展人。
在匯集了防疫、公安、消防和會展等多方專業意見的基礎上,組委會形成了系統規范細致的《疫情防控操作手冊》,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全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會展現場防控操作的全腳本,堪稱實操中的防疫ISO標準。筆者有幸第一時間獲贈,相信展會后長沙方面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和完善相應的標準操作規制和流程。
長沙逗留三日,先后走訪了三大場館、協會和會展辦,逐步感受到,車展不僅僅是一次破疫而出的首展,更是一局大棋的開場秀。
考察長沙紅星會展中心,“偶遇”疾控部門現場指導和檢查防控保障措施的落實,座談中得知,紅星展館已獲準于五一舉辦第六屆消費購物節暨消費扶貧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展覽面積2.4萬㎡,由省扶貧辦、商務廳和長沙市政府共同舉辦,將原于9—12月舉辦的金秋購物節提前到5月舉辦,展館為此將投入重金用于紅外線等防控物料設備的購置;
參觀長沙國際會展中心,一個重磅級信息撲面而來:第12屆中部(長沙)建材新產品招商暨全屋定制博覽會,將于5月15-17日在此舉辦,將匯集來自全國的1600多家參展企業,同時也將吸引來自全國各省、市房地產企業、建筑裝飾企業、建材家具經銷代理商近20萬人參觀參會,規模約8.1萬㎡,堪稱專業性大型展會。作為全國建材家具行業的第一個大型盛會,將促進廣大企業全面吹響復工復產、復業復展的"集結號"。
深圳婚博會主辦方落戶長沙,將于建博會同期在芒果館舉辦長沙婚博會,規模2.4萬㎡……據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匯總,長沙五月份將有8-9場展會舉辦,迎來會展的紅五月盛況,羨煞了國內會展人。
車展和建博會將會是長沙市以會展促銷費,穩經濟的雙核驅動力所在,消費展和產業展并舉,更是彰顯會展價值功能的有力佐證。同時,我們也需理性地看待“長沙現象”。
一是政府重視,尤其是黨委政府一把手重視,格局高遠;會展協調管理機構專業務實,為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并堅定推進;所涉各職能部門(公安、防疫、交通、商務等)和衷共濟,公共保障有力。
二是企業有擔當。特別是展會主辦方和場館方,緊密配合政府的各項指示要求,強化人員培訓,備足防控物料,科學布局規程。
三是長沙市有著相應復展的特殊氛圍。作為中國南北交通大動脈的重要樞紐之一, 嚴防輸入,建起“空中大門”和“防火墻”,已經連續70天無新增病例。長沙車展為此后陸續開展做了一場大練兵,檢閱著各環節的防控措施。而其本身則屬于區域展,在國家和地方大數據監控系統日趨完善的基礎上,有了可控可溯的依據和底氣。
四是長沙復展就目前來說仍屬地方個案,短時間內尚無其他城市可復制的時間窗口呈現。此前此后,南京、海寧、西安均有不同規模和方式的展會(節)舉辦,基本屬于個案范疇,長沙首展因其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居于全國之首,因而受到廣泛關注和稱頌。如果以此為范例,推導出全國各地大規模復展在即,或者給出一二三線城市復展時間窗口,在疫情尤其是輸入性和無癥狀疫情未能徹底遏止的前提下,盲目樂觀,尚不實際。
五是長沙車展及隨后的展會相繼舉辦,為具有相似條件的城市區域提供了可參照的依據和范本。即便是中心城市,也有復展的空間和契機,源于黨中央給出了明確指示,即“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或可做出這樣一種判斷:長沙復展,證明一定規模水平(如5萬㎡)以下的展會具有可控條件下的復展機會,關鍵在于地方政府的魄力和職能部門的聯動配合。由此也給主辦方提出當下突困的思路和方向:那就是能否“化整為零”,在不確定環境下,不謀求大而全的規模展會復蘇,先啟動小而精的專題展,為參展企業謀生路,為會展企業謀發展。
六是在暫無法復展的一二線城市中,立足產業長久發展謀篇布局,解決基礎性和戰略性的產業發展根本問題。我們看到,針對疫情,不少城市出臺了很多暖企優惠政策,但這些普惠制的政策相應于會展企業杯水車薪,而有些城市則站在產業發展長治久安的視角,制訂出臺相應的政策。如廣州出臺了會展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公開征求與三年行動計劃相配套的《關于促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暫行)》意見,并成立全市會展業改革發展聯席會議,從政策和機制聯動的角度入手,全面提升會展產業的整體發展格局;東莞市發布了《關于打造東莞會展業升級版的實施方案》,強調會展業對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增強城市發展競爭力的積極作用,以地鐵和城軌兩個軌道TOD為支撐,統籌周邊6平方公里區域,規劃建設國際會展新城;佛山市中德工業區(三龍灣)管委會同樣發布了關于征求《招展辦會資金扶持辦法》意見的公告;此外,四川省和成都市相繼推出重磅政策,招展引會,完善會展產業鏈,打造會展集聚區。
精彩內容
當月夜降臨,來自各地的會展人不期而遇邂逅于湘江之畔的漁人碼頭,見證當下最具“人間煙火”之地,鱗次櫛比的臨江小龍蝦館,人頭攢動,觥籌交錯……芒果館配套的圣爵菲斯酒店亦成為各地會展人和展商的聚集地;與展會相呼應,策劃舉辦了別具長沙特色的嗦粉節,偶遇國內業界同道者眾多。所謂長沙人嗦粉有癮,熬夜有理,也讓前來觀展的會展人很過了一把癮。
或許這就是長沙展會復蘇的理想效果寫照片段。
信息來源:姜淮會展觀察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