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會展業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相關建議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防控建議中明確指出,大型聚集性體育活動如各類展覽及會展暫不開展。截至目前,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全球因延期或取消展覽造成的負面影響正在不斷升級。500多場貿易展覽無法如期舉行,全球經濟總產值損失已達165億美元,全球訂單損失已達263億美元。我國44個城市,600余個展會延期或取消。國家貿促會調查顯示,110余家組展單位直接損失約2.3億元,間接損失約2.65億元。中國展覽館協會調查,會展相關企業營業損失預估在100萬以上的達66.15%。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會展行業上下游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及挑戰。
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目前需進一步出臺會展政策專項扶持文件;受疫情影響,線下的實體會展經濟模式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原計劃中的會展市場秩序被打亂,受制于會展場館的數量、運營能力,下半年會展活動的場館高負荷運作可能直接影響展會成效;會展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因疫情影響,業務停滯。
這次疫情倒逼我們創新招商引資服務模式,這也是新會展經濟轉型升級的契機。為此,建議如下:
一、進一步出臺會展應對疫情政策專項扶持文件
國家商務部于近日出臺《關于創新展會服務模式,培育展覽業發展新動能有關工作的通知》,廈門、成都、南京、西安、深圳等地已出臺專門相關政策,但有些省市在企業復工復產扶持政策中提及會展行業,但未出臺專門針對會展行業的政策以及補貼參展商的政策。建議相關部門就重點解決當前會展業面臨的檔期問題、資金問題以及疫情后的營銷啟動等困境,從加快獎補資金撥付、加大項目獎補力度、提供會展場地獎勵、協助宣傳推廣等四方面給予支持,出臺專項扶持政策。
二、積極探索線上會展服務,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會展經濟新模式
建議會展主辦方和場館運營方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積極創新展覽業態和模式。發揮大數據、5G等新的科技手段,線上展會和“云”發布等線上商業模式,搭建數字展廳,使數字化買家資源進行線上交流。建議相關部門指導展覽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在當前線下展會暫不開展的情況下,積極支持企業線上辦展、線上參展。此外,鼓勵會展模式創新,疫情期間舉辦線上展會進行一次性補貼。
三、合理安排疫情恢復期展覽的部署工作,建立協調防控機制
今年下半年的會展活動有可能大幅增加,建議相關部門合理引導調配活動檔期,加強部門聯動協調,制定個性化展會政務服務方案,避免因場館超負荷運營而影響展覽的最終呈現效果。此外,建議相關部門全面加強情況調研,做好信息發布,針對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遭受損失的情況,反映企業訴求。開展窗口服務,提供法律咨詢。通過微信工作群進行政策咨詢。
四、展覽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不同會展業態有不同的應對措施,展覽場館的運營方加強場館維護,在疫情結束之前,實現低能耗運營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增添防護設備,準備疫情過后的安全應對,提升服務水平,開展線上會展培訓,提高場館服務人員的整體水平,提高管理人員業務能力,迎接疫情過后會展業的快速恢復和發展。展覽企業主要是調整展覽時間,加大客戶維護,研究服務形式創新,重點放在人員的培訓,為下半年的沖刺做準備;展裝企業則重點放在人員的培訓、新業務的拓展,由以展覽服務為主向多領域發展。
信息來源:人民政協網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