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東南亞南亞兩大市場把昆交會辦出特色
—“2006政府主導型展會創新發展論壇”演講提綱
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 李極明
(2006年12月9日)
1. 昆交會歷史
從1993年開始每年在云南昆明,由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西藏、成都六省區市七方聯合主辦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烏洽會、哈洽會、華交會、昆交會形成了一批區域性交易會分布于全國的格局。
昆交會自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14屆,其特色也逐漸鮮明起來,那就是以西南地區為主的中國企業界與東南亞、南亞為主的國際市場間的一座橋梁。14屆昆交會的各項外經貿業務成交額共達249.41億美元(平均每屆17.8億美元)。引進外資129.04億美元,平均每屆9.22億美元 。進出口105.87億美元,平均每屆7.6億美元。每屆展出規模在1500個展位以上,其中東盟國家參展展位近300個,每屆都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客商到會。每屆展出規模在1500個展位以上,其中東盟國家參展展位近300個,每屆都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客商到會。每屆展出規模在1500個展位以上,其中東盟國家參展展位近300個,每屆都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客商到會。每屆展出規模在1500個展位以上,其中東盟國家參展展位近300個,每屆都有約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客商到會。
昆交會近年來也連續榮獲“中國會展業最佳展覽會”,“中國十大知名品牌展會(政府主導型)”等稱號,其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不斷提高。
第15屆昆交會于2007年6月6日—6月10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召開。2007年昆交會有7個專業館:信息產業館、機電館、醫藥及保健品館、農產品館、化工礦業館、輕工工藝館、紡織服裝館。從境外來展館的有東盟國家、南亞國家、其他國家。總展位數將達1800個 。會展場館占地2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展場面積12萬平方米,可搭建6000個國際標準展位(配有無線和有線寬帶網接口)。擁有當今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單位大空間展廳(層高17米,跨度76米、開間72米、載荷3噸/平方米)以及滿足50—3000人的各類國際會議廳。
2. 盯住目標市場,創新辦會方式。
東南亞商會踴躍協辦昆交會
2001起多家海外單位陸續參與協辦昆交會。其中有:泰國中華總商會、馬中經貿商會
、越南國家工商會、老撾國家工商會、緬甸工商聯合會、東盟工商會。2003年昆交會首設東盟館,2004年昆交會首設南亞館。從1994年起,昆交會組委會就分別與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的貿易部、商會達成組團參展參會的合作協議,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企業、客商參展參會規模逐年擴大。泰國、越南、緬甸、老撾四國每屆昆交會都設置了專館,展位最多的國家達60個。2003年以來,東盟十國連續4年參展,規模不斷擴大,每年展位達300多個。2003年首設東盟館,2004年首設南亞館。近年來,菲律賓世紀金源集團、泰國正大集團、馬來西亞海鷗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均亮相昆交會,參展商品檔次及布展水平逐年提高。
隨著昆交會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擴大,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昆交會更名為中國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為了進一步擴大了西南地區與東盟、南亞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大大促進了東盟、南亞各國的客商參展昆交會的積極性。昆交會更名為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走專業化道路
為加快昆交會國際化進程,2004年昆交會取消綜合館,明確走專業化道路。
目前,專業化程度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市場結合較好的機電、輕工紡織、農產品等專業館展位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海外和省外參展企業目前已成為昆交會參展主體,分別占參展企業總數和展位總數的61%、65%。
設立品牌展區,加快品牌化進程
2006年昆交會首設“中國品牌館”,集中展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品牌。
從2007年起,昆交會將在各專業館設置品牌展區,此舉措有利于提高我國自主出口品牌在東南亞、南亞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有利于中國品牌走向東南亞、南亞,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經貿關系有效、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相信,通過品牌展區的設立,昆交會將帶給東南亞、南亞客商更高質量的中國商品。
3. 從昆交會的實踐看中國會展業的未來走向。
(1)全國各主要會展之間的定位與相互配合問題
(2)進一步發揮會展服務企業的作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