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下看好網上展覽不得不說的理由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為有效防控疫情,國內外大量展覽會被迫取消或延遲,全球展覽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為應對疫情沖擊,很多會展企業開始嘗試網上業務,試圖通過網上展覽維護客戶關系,尋求新的市場機遇。那么,如何看待網上展覽的前景?是疫情背景下的暫時性應對之策,還是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筆者始終認為,展覽會與互聯網之間有著非常大的融合空間,網上展覽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上述判斷主要基于以下五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已成為各行業的必然選擇。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社會經濟活動只有與互聯網建立某種形式的鏈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經濟的大趨勢。從生產制造、貿易撮合,到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社會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都已經在互聯網影響下,不斷進行著產業重塑和商業模式創新。在這種背景下,任何企業只有融入和科學利用互聯網,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反之,誰回避和排斥了互聯網,誰就可能喪失了未來的發展機遇。展覽會是重要的貿易促進平臺,與互聯網之間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會展企業只有積極融入互聯網時代,將互聯網開發與應用作為推動會展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才能更好地跟上新經濟時代的步伐。
第二,互聯網能夠更好實現展覽會的核心價值和功能。從展覽會的起源及發展歷程看,其核心功能就是促進貿易,其中最主要的價值是解決了貿易過程的三個痛點:一是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短時間集聚了大量參展商和買家,增加了商人的選擇空間,提升了貿易效率;二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參展商和買家均可在展覽會上接觸大量的交易對象,極大地降低了獲客成本;三是通過溝通交流建立了商業信任關系,為現場及日后貿易奠定了基礎。
毋庸置疑,這三大優勢是展覽會在傳統貿易促進工具中脫穎而出的“法寶”。然而,在信息技術時代,電商平臺同樣能夠解決這些貿易痛點,這已在電商平臺發展中得到印證。一是電商平臺積累了大量的廠商和買家,使供需雙方能夠非常容易地找到交易對象;二是相比購物中心等實體賣場,電商平臺顯著降低了交易費用;三是伴隨著實名注冊、無理由退貨等網絡制度的完善,消費者對網上交易的信任度不斷提升。既然互聯網同樣能夠實現展覽會的核心功能,而且可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那么有什么理由否定網上展覽的未來發展呢?
第三,技術發展能夠不斷優化網上展覽的客戶體驗。對網上展覽未來前景的看法之所以存在不少分歧,主要是當前在網上展覽的實踐探索中,很多網上展覽一是技術沒有達到客戶預期,客戶體驗感差,例如網上直播易出現卡頓,圖像不清等現象;二是網上洽談安全度低,有些涉及商業秘密的話題無法在網上展開等。的確有不少人在參加網上展覽時遇到過這些困擾,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問題很多并非是技術原因,更多可能是網上展覽平臺的自身問題,例如,平臺帶寬不夠,采用了免費的直播平臺等等。對于實力強大的電商平臺,這些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除此之外,網絡技術本身也在飛速發展中,特別是伴隨著5G及6G時代的來臨,網絡空間還將呈現革命性的變革,今天客戶關于網絡體驗的各種抱怨、對網絡安全性的各種擔心在新技術變革中完全能夠迎刃而解。
第四,網絡規制的完善能夠使網上貿易更有保障。網絡世界的發展需要兩個維度協同推進,一是技術進步,二是規制完善。技術進步解決的是網絡互連中的速度、結構及空間分割等問題,規制完善解決的是網絡中的社會信任、隱私保護及法律適應性等問題。對于展覽會這種涉及參與主體商業貿易的特殊活動,技術與制度的協同推進是網上展覽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電商平臺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除了網絡技術革新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電商交易的規則在不斷完善,例如商家及消費者實名注冊、無理由退貨、用戶評價等規制的實施,大大提升了網絡用戶間的信任,為網上貿易提供了有力保障。網上展覽也是如此,只要網絡技術和規制能夠根據展覽會的特點不斷優化提升,打消商家交流上的障礙及安全方面的顧慮,網上展覽的增長空間一定能夠打開。
第五,疫情助推了網上展覽的開發進程。網上展覽雖然具有比較清晰的商業邏輯,但過去數十年來進展并不順利。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一是實體展覽經營者長期維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自身變革動力不足;二是互聯網企業沒有真正下定決心投資網上展覽平臺;三是傳統展覽用戶因技能、硬件設施、消費經驗等原因,沒有充分地接觸到網上展覽,缺乏網上撮合交易的經驗。
但是,伴隨著疫情的暴發,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種實體展覽受到明顯影響,網上展覽迅速起步,不少網上展覽已經在貿易撮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這些探索提升了展覽客戶網上交易的技能,增強了網上交易的信心。即使疫情過去,這些已經轉化的客戶群體,可能依舊高度認可網上展覽帶來的便利,從而可能從被動參加網上展覽,轉化為主動參加網上展覽。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網上展覽雖然具有廣闊的前景,但絕不意味著其對實體展覽的完全替代。正如電商平臺的發展并沒有完全替代百貨商場、購物中心、便民商店一樣,網上展覽雖然可能對實體展覽帶來一定沖擊,但是社會經濟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性,展覽涉及行業的多樣性等,決定了社會需求的多層次性及展覽業態的多樣性。未來的展覽業不是某種業態獨霸天下,而將呈現網上展覽、實體展覽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信息來源:中國貿易報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