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是企業拼出來的,不是政府補出來的”“所謂‘產能過剩論’有悖常理和常識,毫無道理,完全站不住腳”“總的來看,4月份中國外貿表現符合預期”……在5月16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就近期商務熱點話題作出回應。
“產能過剩論”完全站不住腳
“所謂‘產能過剩論’有悖常理和常識,毫無道理,完全站不住腳。對產能問題要尊重規律和事實,客觀、全面、長遠地看?!焙蝸問|表示,從市場經濟原理看,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背景下,供需問題要從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國。當今世界經濟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生產和消費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視野下進行供需匹配和調節。不能因為一國的產能超過本國需求,就貼上“過?!睒撕灐?/p>
從國際貿易實踐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就是各國基于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從而有效提升全球經濟效率和福祉。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長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美國所生產的芯片約80%用于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有約80%、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客機也是大量出口;而中國電動汽車2023年出口僅120萬輛,占年產量的12.7%?!半y道美歐日的出口就是合理的,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出口就是過剩的嗎?”何亞東說道。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隨著全球綠色轉型,國際市場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將持續擴大。據國際能源署研究,為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遠超目前全球供給能力。同時,新能源領域技術產品更新迭代加快,還將不斷創造新需求。
“總的來看,全球新能源產業仍處于起步發展、快速成長的階段,相關產能非但沒有過剩,反而是相對不足的?!焙蝸問|說。
何亞東還指出,所謂“產能過?!?,過剩的不是產能,而是焦慮,本質上是相關國家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以此為借口抹黑打壓中國,是“雙標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又一新伎倆。這樣的做法不僅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反而會絆倒自己,還將拖累全球經濟復蘇和綠色轉型。
“炒作‘產能過剩’反而會造成過剩?!焙蝸問|進一步表示,一些國家以“產能過剩”為借口,對中國產品出口、投資合作設限,實際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對全球市場的人為干預和割裂,必將破壞新能源產供鏈,造成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通過“扣帽子”“貼標簽”搞限制,只會妨礙合作,最后也不會達到想要的結果。
何亞東還表示,推行綠色“雙標”反而會破壞氣變合作。歐美一手高舉應對氣變的大旗,一手揮舞綠色保護主義的大棒;一邊要求中國為應對氣變承擔更大責任,一邊阻礙中國綠色產品自由流動。“這是典型的‘雙標’。中國新能源產業致力于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優質產品,為世界各國綠色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談氣變合作就不能搞保護主義,搞保護主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氣變合作?!?/p>
何亞東強調,中方堅定支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相關國家應立即停止以“產能過剩”為名打壓限制中國新能源等產業的錯誤做法?!爸蟹綄⒉扇∮辛Υ胧葱l自身正當權益。同時將始終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共同發展?!?/p>
中國新能源產業對全球是貢獻,不是威脅
在回應目前中國新能源產品在海外被指責為依靠補貼大量出口的問題時,何亞東強調,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是企業拼出來的,不是政府補出來的。中國企業是靠長期努力脫穎而出的。
“從20多年前開始,中國企業就在新能源領域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和產業布局,通過激烈市場競爭,形成了自己的獨有優勢,包括技術創新優勢、產供鏈優勢、市場生態優勢。中國新能源市場是充分競爭的,通過優勝劣汰、大浪淘沙,不斷涌現出優質企業和產品?!焙蝸問|說道。
何亞東還指出,中國產業補貼政策是合理合規的。產業補貼政策源于美歐,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中國的產業補貼政策主要是引導性的,嚴格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始終堅持公平、透明、非歧視原則,只要在華經營的企業都可以平等享受?!爸袊淮嬖谑蕾Q組織所規定的禁止性補貼,相關補貼政策已及時全面向世貿組織通報。反觀美歐,近年來補貼力度顯著加大,且帶有大量排他性、歧視性做法,給中國產品進入相關市場設置重重障礙,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基本原則?!?/p>
“中國新能源產業對全球是貢獻,不是威脅?!焙蝸問|表示,中國優質的新能源產品豐富了全球供給,推動了綠色低碳進程,有助于《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據估算,每輛新能源汽車每年減碳約1.66噸,中國2023年出口120萬輛新能源車,可減碳約200萬噸。
何亞東還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綠色、數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產業化,并不斷催生新的技術,為全球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中國新能源產品性價比高、質量好、功能強,深受消費者青睞。中國新能源產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讓消費者更可負擔,也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中國出口歐洲的電動汽車價格低于歐洲本土同類車型,但仍比國內售價高一到兩倍,利潤可觀,根本不存在傾銷。
“總的來看,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有力推動了全球綠色轉型,有力促進了全球技術和產業進步,有力增進了各國消費者福祉?!焙蝸問|如是表示。
4月份中國外貿表現符合預期
談及4月份中國外貿情況,何亞東表示,總的來看,4月份中國外貿表現符合預期。從規???,進出口為歷史同期新高。4月進出口3.64萬億元,比3月增加800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8%、5.1%和12.2%。
從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均呈增長態勢。4月,受庫存消化、需求恢復等因素帶動,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其中,對歐盟增長3.3%,對美國增長6.2%。同時,對新興市場進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對東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別增長14.4%、9%,均高于整體增速。
從行業看,機電產品貢獻了主要增量。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10.4%,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速5.1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回暖,帶動上游集成電路進口增長20.4%。
“當前,全球貿易整體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緩慢復蘇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外貿企業發展的信心?!焙蝸問|進一步說道,商務部近期調研顯示,重點外貿企業新簽訂單連續4個月好轉,超八成廣交會參展企業在手訂單金額持平或增長。但同時不能忽視存在的風險挑戰,特別是部分國家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推升貿易成本和貿易風險,這將對全球產供鏈造成干擾。
何亞東指出,面對這些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培育外貿新動能。同時,有針對性地解決外貿企業的困難問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