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俄博覽會于5月16日至21日在哈爾濱舉行。經過多年培育、發展,中俄博覽會不僅成為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而且成為世界共享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果的平臺。
中俄博覽會為中俄互利合作注入新動力。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開啟之年,本屆中俄博覽會以“合作、互信、機遇”為主題,兩國工業、農業、貿易、物流等領域企業和有關地方積極參展。在本屆博覽會期間,舉辦了100余場產品首發、新品推介、首秀直播,重點聚焦在特色商品、人文藝術、青年交流、綠色食品等方面,展示中俄經貿合作成果,并在跨境電商、互市貿易、文化旅游、新消費新零售等方面推介合作機會。除了經貿領域之外,博覽會還成為中俄人文交流的平臺。5月17日晚,第八屆中俄博覽會文藝演出暨黑龍江省第二屆中俄地方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在哈爾濱大劇院舉行,中俄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兩國藝術精粹競相綻放。從5月17日到8月31日,來自莫斯科、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等多個俄方團組及黑龍江省12家文藝團體,將在100多天的時間里推出各類演出98部(臺)。此外,中俄美食嘉年華等眾多文化交流活動也在博覽會同期舉辦,這樣的展覽安排,不僅充分了體現中俄博覽會本身的特色,而且配合了中俄文化年的現實主題。
中俄博覽會是推動雙邊合作的重要平臺。中俄博覽會由商務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俄經濟發展部、俄工業和貿易部共同主辦,輪流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國舉辦。自2014年首屆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過七屆。10年來,共有7200余家中俄企業、超過105萬名客商參加,累計簽約4468億元人民幣,涉及基礎設施、機械設備、農產品加工、汽車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意義的合作成果。博覽會展示內容從能源、礦產、機電等傳統貿易領域,逐漸擴大到醫療器械、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為持續優化雙邊貿易結構、豐富業界合作的內涵發揮了重要作用。中俄博覽會已成為兩國實業界洽談合作的“大舞臺”、地方交流合作的“大窗口”、經貿合作的靚麗“名片”。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月17日表示,中俄博覽會為兩國拓展更多領域合作、實現更大互利共贏提供了重要平臺。地方合作是俄中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在該層面合作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廣闊前景。
中俄博覽會是世界共享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果的平臺。中俄博覽會并非僅展示中國與俄羅斯的商品,在本屆博覽會期間,有44個國家和地區120余個中外代表團參會,2000家以上國有企業、民營頭部企業、跨境電商連鎖機構等各類經營主體負責人參會。從希臘的雕塑,到土耳其的掛毯,再到韓國的紅參……中俄博覽會的國際展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產品,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參展商和采購商。可以說,與會人士看重的不僅是中俄博覽會本身,更看重中俄博覽會提供的“中國機會”。中俄博覽會釋放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各國積極借此平臺拓展市場、深化合作。此次國際展會的舉辦,不僅為國際經貿合作搭建了交流平臺,更讓世界各國企業擁有全方位融入中國大市場的機遇,探索經貿投資合作新路徑。
除了中俄博覽會外,近年來中國通過進博會、廣交會、貿促會等各種展會平臺,積極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作用,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稱:“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占我們貿易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今年中國經濟繼續回升向好,給我們的會員企業在中國擴大投資堅定了信心。”
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在中俄建交75周年框架內迎來創辦10周年的重要節點。期待通過本屆博覽會進一步加強中俄經貿往來,促進兩國地方建交與合作,為兩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穩定動能。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