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業權威信息發布會今天上午在2017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行。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袁再青會長、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澤炎、上海大學會展研究院張敏院長出席本次會議,并進行權威發布。
陳澤炎發布了《全國會展產業政策法規白皮書2016》《2016全國會展數據分析報告紫皮書》,并就會展業的標準問題做發布。以下為陳澤炎發布實錄(根據錄音整理):
《白皮書》連續七年的發布,可以看到會展政策的演進,也可以看到中國會展業的發展,這個《白皮書》是一部系統性的介紹全國各地會展業政策的匯編,也是一個集成。通過2016年的《白皮書》我們可以看到2016年比2015年的《白皮書》收集到的各種法規又多了72件,分成中央部委政策和地方政策兩個部分,來自中央部委的政策有16件,來自30個省市自治區的152件,通過各種方面對會展業進行政策保障和政策促進。
2016年所收集到的政策可以看出三個特點:一個是中西部地區會展的政策在增多,表明會展業也在向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二是相關行業政策助推行業的發展,不僅會展業,也包括文化、體育、旅游等其他行業的政策也在和會展業相互發展相互促進。三是會展政策面向網絡化、信息化,這是整個經濟發展的特點,也是科技發展與會展業發展融合。
我們從中西部地區會展政策來看,可以看到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超出平均發展速度,這些政策中比如西藏的政策,首次進入我們的政策《白皮書》,西藏出臺了第三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拉薩市工作方案,這是拉薩市政府出的,說明原來拉薩會展業存在空白地區,現在拉薩建了展館,辦了旅游文化博覽會,說明會展業在大陸,包括港澳臺都是一個很大的覆蓋。
第二個是相關行業的政策助推會展行業的發展,現在全國各地有22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本省市自治區落實15號文件的意見,現在看到2016年又收集到一些國家層面的,包括服務貿易,包括加工貿易,包括知識產權等,這些方面涉及到會展業的相關政策,這里面提到的會展業,這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各地區也有發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過程當中要助推當地的會展業發展,會展業和其他業態融合發展的態勢。
第三面臨網絡化和信息化,因為這是屬于當前科技發展的潮頭,也確實在這種情況下會展業緊密和網絡信息的結合,相關政策更加體現出技術的發展和對技術的應用對會展業發展的影響,這方面大家看到我們《白皮書》收集到了一些政策,今后我們的政策還是非常與時俱進的。
現在,我進行第二個《紫皮書》的發布,從2012年開始第六本的紫皮書,也就是每個年度的中國展覽數據的統計報告,現在的統計報告是2016年度的統計報告。統計報告所統計調查的范圍為什么叫做調查統計?是他們對全國的各個直轄市、各個計劃單列市,各個省會城市,要進行調查,就說有沒有展覽,調查以后有數據我們才能進行統計。2016年度的調查統計的范圍叫做直轄市四個全統計到了100%,計劃單列市是5個,省會城市27個,這三個是100%。地級市統計到了93%,縣級市統計到了84%,我們覆蓋面是把五級辦展的城市都統計。
第二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所形成的七個相關的數據。
第一個是2016年度中國境內舉辦展覽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報告,境內就是五級辦展城市的數據,從2011年到2016年全國的展覽的數量除了在2016年略有下降之外基本上都是呈上升的趨勢,展覽業一直是上升的趨勢,這兩年從面積來看還超過了兩位數。我們會展業的新常態就是增長率從兩位數到一位數,我們會展業基本速率基本上都比GDP高一點,所以是一個增長的趨勢,說明我們作為15號文件所提出的,作為促進現代市場經濟的體系和對外開放體系的平臺確實發布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我們看2016年從總的現在統計到的31個省市來排名,按面積來廣東第一,上海第二,往下排,按照省市區來排,按照數量排山東第一,因為這里面有省和市排,直轄市相對來講排的低,如果按城市排直轄市就排的位置高,這是一個基本的狀況。我們現在說九千多個展覽會,現在并沒有完全拿到九千多個展覽會的清單。2016年,可以進入我們數據庫的清單是5134個,是我們統計的九千多個展覽會的51.9%,超過一半展覽會是有清單的,也就是說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在哪兒辦我們有清單,這一半的清單展覽會所占的面積達到了全部面積的90%,大的展覽會從面積來講,準確的程度至少達到了90%,從個體的數量來看將近52%。我們的統計可靠不可靠呢?因為有項目的清單來支撐,這個項目清單面積占了絕大多數的,這是我們心中有數的保證。
再說這些我們有清單的5100多個展覽會情況來,包括一萬平方米以下的占37%,一到三萬的40%,這個比例,說明從整體上來講,我們這個數據還有比較大的可信度。2016年全國舉辦了九千多個展覽會,其中五千多個我們有清單。按照行業分,分了120行業。其中十個行業辦展較多,第一個是車展,占了10%,一年將近將900多個車展。然后是家居藝術品,到第十位是工藝品,另外商品交易會也占了比例。從這個方面看基本上消費類的展覽會數量是占大頭的,但是如果從面積上看,專業性的展覽會面積大。
辦展的主體都是哪些?對120個行業細分過程當中,有4180個辦展主體,包括協會、公司、有關政府機構等等,車展900多個,有將近四百個公司參加,這就是我們分析的結果。這說明車展還是很值得關注的,這是第一個數據的報告。
第二個數據報告就是中國企業到國外辦展覽會的情況。自主辦展可以自主獨立辦展和合作辦展,還有別的展覽會中分出一塊展中展,一共是128個,從128個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一帶一路國家辦展成為主力,參展基本上達到了45%,我們現在的自主辦展可以說超過一半以上都是一帶一路國家辦展,在一帶一路國家辦展的前十位的單位第一是(米奧蘭特),他在出國辦展方面,在組織中國獨立的辦展方面走在了前面,128個里面將近占了四分之一。
第三個數據是2016年展覽館情況的統計,統計到了近三年我們發布了近三年的情況,包括已經建好的,正在建設的和準備建設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2016年增長比較快的,現在全國展覽館的建設應該說是此起彼伏。面積都是在增長,包括建成的面積在增長,在建的部分面積在增長,待建的面積也在增長,所以我們覺得展覽館的建設在今后幾年仍然會保持一定的速度,因為儲備了很多在建的項目,在建和待建的項目,今后幾年的數據是呈增長的趨勢。
到現在為止各省份的專業場館山東最多,寧夏只有一個,這是我們統計的大致情況,面積也是山東第一。使用率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從我們《紫皮書》分析的結果,前一百名,300多個展覽館,前一名誰最好呢,是國家會議中心,展館利用率達到了81%,前十位的第10位是海南的國際會展中心也達到了49%點多。前十位好,全國總的情況來看按照中國貿促會的統計大概也就到27%,我們這里提出了前十名,比較好的。
第四個數據是展覽的管理服務和相關機構,我們對這個事情做了一個統計,大家看這里包括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組織和研究機構,提供了一個數據,從13年到16年也在不斷的增長,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這是和我們整個會展業發展的形勢是相關的,也是相適應的。
第五個數據提供了我們和全球展覽業協會UFI的關系,中國的會員和被UFI認證的展會情況報告顯示到現在為止中國會員在UFI一百家,UFI全部大概800家左右,咱們現在有100家,認證的項目咱們現在是80個,全部認證大概700多個,所以這種情況下中國已經成為UFI中的大戶會員,認證的項目也是數一數二的。成員部分大家看到,我們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政府機構也有一部分作為了UFI的成員,UFI也是與時俱進的,原來UFI只能是展覽公司,現在UIF也在擴容,除了展覽公司,場館、協會、機構其他的服務單位也參加。
第六提供了專業教育的情況,這方面的數據比較多,這是我們根據獲得的數據給他們提供的參考,本科院校、專科院校大概是六四開,三比二的情況,其中本科的是占39%,108所,專科多,現在國家15號文件強調會展人才要求技能型、應用型、組合型的,這是我們的目標。院校的分布來看廣東省領先,31所,寧夏也有一些,這是社會專業院校。
最后就是現在提供一下能夠衡量中國展覽業發展水平的,我們稱之為中國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統計了158個城市的展覽業的發展情況,得到了一個指數排名,這個展覽指數為什么是綜合指數呢,包括展覽數量按0.1計費,包括展覽面積,包括展覽館的面積,相關的機構,UFI的成員,進入全國TOP100的展覽數量,行業分類進入前三的數量,以及各城市展覽專業院校的分布,這是一個綜合的指數,看一個展覽城市展覽業水平發展的綜合情況如何我們稱之為這樣一個綜合指數,158個城市中2016年前十名有上海、廣州、北京、成都、青島、廈門等,有些城市可以這個里面尋找自己的位置,尋找相關的分項當中,哪一項處于什么狀況,綜合比較。
以上是通過七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2016年中國展覽業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