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級市“建館熱”,剛需中尚要關注市場需求
發布時間:2017-10-10 更新時間:2017-10-10 作者: 點擊次數:4036
隨著展覽業的快速發展,新一輪展館建設又在升溫。近日,四川、遼寧、河南、山東等省內的多個地級市都宣布建設新展館。會展城市”下沉“,是會展活動剛需?還是被賦予城市新地標、新區引擎的使命更重?
最新展館建設動態紛紛來襲:“總投資14億,占地260畝,四川宜賓機首個會展中心12月投入使用”、“總投資13.6億元,占地20萬平方米的駐馬店市國際會展中心位置確定”、“總投資68.84億,總建筑面積約127萬平方米的丹東新區國門灣會展城項目開工”、“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億元的新鄉‘新地標’平原體育會展中心主體建設完工”等。
在各城市展館建設熱潮來襲之際,不僅讓人陷入思考,展館數量在逐年增長,展覽面積在逐年增加,但是展館的整體使用率偏低,展館在運營和管理上業務同質化嚴重,呈現非良性發展的態勢。因此,在新一輪“建管熱”深入多個地級市時,更應在剛需中關注市場需求。
大型展館建設持續升溫,展館面積雄踞全球第一
據《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獲悉,我國展館建設的投入持續擴大,單體會展設施大型化趨勢明顯。據統計,全國室內可供展覽面積超10萬平方米的單體展館已達22個。青島、深圳、西安、成都、長沙、徐州等城市正在規劃建設或已基本建成超大型會展設施,其室內可供展覽面積均超過20萬平方米。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可利用展覽面積,我國展館均以超過美國,雄踞全球第一。
將服務質量改進提升作為展館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一線城市展館,還是二、三線城市展館,都把服務質量改進提升作為展館的核心競爭力。例如,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專門成立了跨部門的服務改進小組,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展商、觀眾的參展觀展體驗開展問卷調研并形成評估報告,經改進小組討論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和方案,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持續改進。
綠色智慧成為未來展館發展趨勢
一些大型展館應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展館互動、信息互通,實現參展精確導流、停車導航、在線預定、客流統計分析等功能,提升服務附加值。同時,通過升級改造配套設施,引入太陽能、智能規劃物流、電子標識及導航等技術,降低展館能耗及一次性材料的使用,提高場館設施的使用率。
展覽場地競爭更加激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展館陸續建成,從省份數量上看,江蘇、廣東、山東、浙江、內蒙古5個省及自治區的展覽館數量超過10個,其中山東、江蘇、廣東3省的展覽館數量均超過20個。一方面,全國展館數量的激增能促進同業競爭、改善服務、降低租金價格;另一方面,如果展覽館有效供給與會展項目需求端發展水平不匹配,將為展館帶來極大的運營挑戰,低出租率甚至空置現象將難以避免。由此,一些設施老舊的中小型展館將在競爭中被迫轉行,大型展館運營管理實體則開始通過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資本輸出、舉辦自辦展等形式提高運營效益。
中國中元格爾木市會展中心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舉行簽約
近日,由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格爾木市會展中心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和開工儀式,項目業主格爾木市住建局領導和公司相關領導、各參建單位負責人共同出席了活動。
格爾木市會展中心總占地面積61130平方米。項目總建筑面積12214.9平方米,計劃于2018年5月底完工。該項目以展覽為主,主要展示以鹽湖文化為主題的展覽,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鉀鹽大會永久性會址,同時兼顧與展覽會議有關的展示、演示、表演等功能。
根據規劃設計高標準、功能使用滿要求、管理規范帶發展,具有海西地區先進水平的中型會展中心建設要求,中國中元設計團隊根據自然風貌的地域特點,從項目周邊自然生態環境中抽象和提取出構造手法,以“山”為原形,用簡潔、現代的線條勾勒出一個由不同大小、虛實組成的建筑群體,代表格爾木不斷開拓、永攀高峰的精神;以城市第五立面作為升華,圍繞展覽中心打造以鹽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及展覽中心,吸引更多的人們來了解、參與,從而提升格爾木鹽湖城品牌價值,打造鉀鹽文化新名片。
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打造中國中元在青海乃至西北地區的良好形象,擴大中國中元的品牌影響力,為后續在該地區開展EPC總承包業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