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博鰲聲音 為區域合作提供重要平臺
發布時間:2018-04-16 更新時間:2018-04-16 作者: 點擊次數:4256
4月8日,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與會各國專家學者期待聽到共商合作共贏大計、共謀發展繁榮良方的博鰲聲音、中國聲音和亞洲聲音。
本次年會,根據議題分為四個板塊,即“全球化‘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和“改革再出發”。參會代表超過2000人,分別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企業界代表1645人,約占82%,包括來自7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
中國智慧凝聚開放共識
“對亞洲來說,和平與發展都很重要,博鰲亞洲論壇則為討論這些議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校長成樂寅說:“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方面,中國正在努力做一些惠及他國的事。相信通過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將進一步展現堅持走合作共贏道路的意愿。”
“解決全球發展問題,可能中國就是答案。”柬埔寨政府顧問、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柬埔寨秘書處負責人索西帕納認為,當前國際形勢和世界經濟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面對這些變化,博鰲亞洲論壇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治理問題施以廣泛影響,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和平發展政策將惠及亞洲和世界。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說,中國對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捍衛,為亞洲國家創造了很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希望中國以博鰲亞洲論壇為平臺,繼續捍衛自由貿易體系,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心劑。
阿拉伯投資者聯盟主席賈邁勒·巴尤米說,通過博鰲亞洲論壇等平臺,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不斷深化經貿合作關系。期待中國繼續在全球貿易中扮演穩定器角色,希望中國經濟增長繼續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繁榮發展。
亞洲力量促進世界發展
“立足亞洲,博鰲亞洲論壇將發揮亞洲作為世界增長重要貢獻力量的作用,進而推動整個世界經濟繁榮發展。”墨西哥城自治大學國際政治研究員何塞·路易斯·萊昂-曼里克斯說。圍繞開放創新的主題,數字經濟、新興經濟體、新一輪技術革命等成為國際社會對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關注點。
“這是未來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唯一途徑。”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商會董事施邁爾·達烏德表示,世界經濟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面臨許多潛在風險和困難,為確保經濟持續繁榮,亞洲國家應向中國學習,利用好創新驅動戰略所創造的機會。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高級研究員威廉·奧弗霍爾特認為,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成為具有全球意義的重要地區論壇,正在成為亞洲版的世界經濟論壇。本次年會將要討論的創新驅動發展是亞洲經濟體可以取得長期成功的重要推動力。
“亞洲國家必須捍衛一個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在本地區乃至世界范圍推動開放和改革,這將提升亞洲的增長潛力,抵御貿易保護主義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沖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萊斯代爾如是說。
中國倡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博鰲亞洲論壇正是亞洲各國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良好平臺。”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國際經濟學講師蓋里雄·伊基亞拉說,亞洲經濟發展進入關鍵轉型期,也迎來重要機遇期,亞洲各國只有增強互信、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才能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更好地給世界帶來可持續的經濟繁榮。
印度尼西亞大學副校長扎卡里亞·阿菲夫說,全球化進程處在十字路口,這讓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主題有了更深刻理解。中國堅持的發展方向、秉持的發展理念,為地區和世界建立合作與信任作出重要貢獻。在這個意義上,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推動亞洲國家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平臺。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認為,全球化進程把亞洲各國命運緊密聯系到一起,任何一個國家要謀求發展,必須有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要和其他國家發展互惠的合作關系,這應該是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
“人類的未來,必將是世界各民族超越種族和文化差異、因共同命運而聚集到一起并建立一個相互合作的世界。”歐洲議會歐中友好小組秘書長蓋琳認為,在當今世界格局的轉型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最佳選擇。0日首屆年度大會邀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