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會展中心最新進展:提速增效 不間斷施工
發布時間:2018-05-21 更新時間:2018-05-21 作者: 點擊次數:18490
此前的5月8日,已經順利完成了地下室頂板封頂施工,地下室主體結構僅用40天就完成施工。工地上,150噸的履帶吊旋轉吊臂,穩穩地將主體建筑的鋼結構柱放入預定位置,工人們認真地在接口處鉚釘、焊接……
位于莆田火車站南廣場的莆田市會展中心項目是省、市重點項目,由莆田國投投資建設,中建海峽作為EPC總承包。項目總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分別為地上建筑面積約5.5萬多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近4.5萬平方米。其中,會展中心主會場為3層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商業副樓為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地面建筑物功能包括能容納3000個座位的多功能會堂、小型會議廳、展覽廳、宴會廳等設施。項目還配套建設廣場、道路、停車場、綠化工程、室內外給排水系統、供電系統、消防系統等基礎設施。該項目建成后,將為我市新增一座國內國際大型會議、會展的舉辦場館。
“工程自3月底進場施工至今,已完成地下室頂板主體結構施工,并開始上部主體鋼結構施工,計劃6月15日主體封頂。”中建海峽項目經理林征告訴記者,目前,工程以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為目標,按計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要在短短數月內高質量完成這個省、市重點項目,林征坦言壓力很大,但也自信滿滿。
此次項目建設使用大量的新技術,BIM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該技術將傳統的多專業二維圖紙整合成三維可視化虛擬模型,實現多專業協同管理,從而解決了很多只有設備進場后才能解決的難題。林征表示,項目地下室機房數量較多且空間狹窄、管線密集、大型設備采購周期長,若沒有提前采用BIM技術進行管道優化排布、虛擬建造預演,很多問題只有等到設備進場時才現場解決,將嚴重延誤進度。此外,項目上部鋼結構與內裝吊頂、機電專業也均是分專業設計,若沒有采用BIM技術進行前期整合及碰撞問題優化,也將影響工期,甚至造成返工。
新技術的使用可不僅限于BIM技術,還有無人機每天巡航檢查項目進度、聯合作戰室實時協調各作業區施工等。
上足裝備的同時,人員也開足馬力。項目科學安排、精細管理、交叉作業,自開工以來就實行三班倒工作機制,24小時不間斷施工,每天都有1000多人在工地上施工作業、協調對接。從3月28日收到地下室施工圖紙到5月8日完成地下室頂板砼澆筑,僅用時40天就完成了近4.5萬平方米的地下室主體施工作業。
為全面推行項目精細化管理、全力推進項目生產降本增效,4月底,該項目現場還舉行了“大干150天,確保9·20完工”勞動競賽誓師大會,并組織開展“比工程進度、比工程質量、比安全施工、比商務管理、比技術創新、比文明施工、創精品工程”為主要內容的“六比一創”勞動競賽活動。項目還成立臨時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促進項目建設。
“目前,我們正以‘時不我待,使命必達’的精氣神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市會展中心項目在9月20日保質準時完工。”林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