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與其說是審美的產物,不如說是事物本身的重要屬性,“顏值即正義”、“表象即本質”的現代社會,沒有藝術與設計,就等于沒有任何可用之物,甚至沒有生活本身。這一點,在商業社會,尤其是展覽行業里尤是如此,體現的更加明顯:好的藝術設計,富裕展覽更高、更好的商業價值,甚至就是其商業價值的本身。
展覽行業中,不論是極小規模的參展企業形象表達呈現,還是較小規模的展臺設計,還是較大規模的整體展館內部區域設計劃分,某種意義上都是屬于展示設計的工作范疇。
虛構的能力造就了人類,塑造了世界,而藝術設計則是賦予了我們觀察這個世界原本好看的樣子的能力。
由于我國會展行業起步晚,現階段會展行業發展層次較低,雖然規模體量巨大,但真無論是城市會展接待服務能力與水平,或者是政府對會展行業的支持監督、會展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模式,亦或者是展會本身的展臺設計水平,都與會展業發達的西方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近些年全國各大會展城市頻頻舉辦各式展示藝術大獎賽,目標就是評出好地設計,推動全國會展展示藝術設計水平的提高。但目前較為尷尬的情況是,確定所謂“好的設計”,沒有標準或者標準不統一,各式評獎活動并沒有依據。
受限于藝術設計作品自身特殊的審美因素因人而異,會展設計的諸多作品,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好壞,更多意義上是是否契合業主方的需求。但真是如此?
會展行業作為符合程度極高的綜合性支柱性產業,其展示設計,其牢固性、安全性、時效性、經濟性等質量標準,比較直觀并有翔實的數據可考,然而展示設計作為藝術,其標準的把握就沒有那么簡單,展示設計藝術形象的個別性、美感的主觀性、藝術的獨創性往往搞得似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人們心靈是相通的,它們都不能違背人的藝術創造的普遍性規律,卻也是真實的。
一些展示設計的通用評價標準,還是能夠找到的,現就其要點,概述如下:
1、完整性標準
整合而統一,是展示藝術的首要標準。形態統一、色彩統一、工藝統一、格調統一。總之,好的設計在藝術形式的秩序方面,都是十分明確的。
2、創造性標準
任何藝術活動的終目的都在于創造。會展行業內的諸多抄襲行為屢禁不止,這就不難理解為何許多展示設計大賽,會將設計創意的新穎和藝術形象的獨創性作為重要評判指標。
這個獨特的形象給人以沖擊、給人以震撼、給人以刺激,令人過目不忘,發揮最有效的市場作為,實現最有效的形象傳播。這種創造涉及到形式的定位、空間的想象、材料的選擇、構造的奇特、色彩的處理、方式的新穎。
3、時代性標準
也可稱為觀念性標準。時代的觀念浸潤著展示藝術設計的每一個細胞。在當代,展示設計應體現如下幾種觀點:新的綜全觀念、人本觀念、時空觀念、生態觀念、系統觀念、信息觀念、高科技觀念等。具體地講,應注意下述五個方面貌一新:
A、空間環境的開放性,通透流動性、可塑性和有機性。給人以自由,給人以親切,讓人可感、可知、可以自由進出入,參觀和交流。
B、實現展品信息的精典性原則。嚴格落實少而精的要求。
C、實現固有色的“交互混響”的統合色彩效果,重視對無色彩系列的運用。
D、盡量采用新產品、新材料、新構造、新技術和新工藝。積極運用現代光電傳輸技術、現代屏幕映像技術、現代人工智能技術等高技現實的成果。
E、重視對軟體材料的自由曲線、自由曲面的運用,追求展示環境的有機化效果。
4、行業性標準
也可稱之為功能性標準。主要是講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性問題。“冶金”業的展臺設計與“日化”業的展臺設計不可能是一樣的。
5、文化性標準
設計要有突顯的風格和品味,其中地域和民族性的文化傳統應當有自然而然的表現。體現出歷史繼承下發展的有根的特征。
6、環境性標準
這里面包含著兩層意思。其一是任何一個美的客觀存在都是在特定環境中實南的,好的設計必然是在充分研究“街坊四鄰”、四周環境后的產物,必須與環境在形式上達到“相益得彰”:其次是任何一個好的設計都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都得符合“可持續發展”基本國策的要求。
好的展示設計應當是堅持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整體與局部的統一、科學與藝術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的設計。若要非用一個別角度去評價展示設計好壞優劣的話,這個角度就是審美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