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
是自古以來被歌頌、傳唱的美好情感
有些歌頌得秀美深情,
我見荇菜思流芼,琴瑟和鳴唱桃夭
有些表達得炙熱忘我,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2018年11月24日,一場關于愛的討論的展覽,在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開展。此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云圖映畫策劃出品,展覽以“愛的藝術:親密”為主題,力圖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影像作品,審視當代視覺文化當中的“親密”關系。
在展覽中,世界當代藝術史上三位女性藝術家:小野洋子、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翠西艾敏的珍貴作品以影像、情景的方式呈現在參觀者面前。與此同時,展覽還同時呈現了八位中國藝術家關于“愛”的作品。此外,超級偶像易烊千璽的個人跨界影像作品《液體詩》也在展覽當中與觀眾見面。
愛情作為諸多親密關系中的一種重要的情感表達,也在此次展覽當中,被許多藝術家以不同的形式闡釋、解讀。
五大場景——愛的沉浸者
此次展覽在空間上,劃分成了上下兩層。一層展現了郭楚夕、黃炳等幾位藝術家分別以“沙漠商店”、“街角公園”、“無人之境”、“愛的藝術”、“夏日公寓”作為主題,創作搭建的五處愛情場景。
參觀的過程中,作為普通的觀眾,你可以僅僅以參觀者的身份,欣賞這些場景作品;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置身在空間當中體會、感受作者的表達。這些不同主題的場景,結合作品本身的內涵,在光線、色彩、空間感覺上都各有特點,視覺和感官上的不同刺激,也很容易引發觀眾對于“愛情”這一主題的共情。
四大劇場——藝術的參與者
展示空間的二層,被劃分為“行動劇場”、“獨白劇場”、“永恒劇場”、“未來劇場”四個空間,小野洋子、翠西艾敏、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優秀藝術作品,以及部分當代藝術家的創意作品和易烊千璽的影像作品都在此區域內展出。
“行動”章節中,展示了小野洋子與約翰·列儂的《床上和平》(Bed-in for Peace,1969)。在呈現方式上,策展團隊將照片、記錄影像、以及當時的部分場景還原置于統一空間之中,力求更加真實、立體的還原這一行為藝術。墻面上張貼的反戰標語,照片、影片中真實存在的花束,都為理解主題、體會創作者眷侶反戰立場提供了幫助。
與“行動”章節中的策展方式相同,在“獨白”章節中以特別的方式呈現了翠西艾敏的作品《承諾愛你》(I Promise to Love You)。這組作品曾為紐約時代廣場的“午夜時分”展覽特別制作,時代廣場上高地錯落的廣告牌上,在夜間閃耀起霓虹燈的情話。在展廳當中,錯落的屏幕還原了高低錯落的廣告牌,聲光配合下,參觀者也一樣沉醉于情話的浪漫。
“未來”章節呈現了一組藝術家對于愛的探索與思考,反思網絡、科技、跨文化交流等現象對于親密關系的形塑作用。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代,滿足情感需求的方式不斷升級,背后卻是無法消解的階級、性別差異。在這部分中,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愛、網絡來信的真假、被破壞的私密性等等親密關系中的問題,都在影響作品中被反映。
“永恒”章節中,展示了行為藝術大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三件影像作品,這三件作品不僅是對她跨越三十余年的行為實踐的回顧,也同時展現出她本人與其前情人、藝術搭檔烏雷的之間的愛情。在這個空間中,播放了長達65分鐘的《戀人:長城徒步》與106分鐘的《藝術家在場》兩部作品,在安靜的空間中,參觀者可以在展廳內準備好的座椅上隨時坐下欣賞這兩部作品,用更充足的時間感受和體會愛。在作品《剩余能量》中作者兩人分立于弓箭的兩側,伴隨著弓箭被拉扯,箭隨時有可能射出。四分鐘的時間,親密關系中的脆弱、不安被展現
打造沉浸但不空洞的展覽
在參觀的過程中,筆者很直觀的感受到,為了幫助觀眾實際理解作品,特別是行為藝術類作品,在策展的過程中策展方恰當地創設了一些情景。通過燈光、音效、場景適當的還原,將作品與場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幫助參觀者更好的理解或試圖理解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近年來,許多類似創設情境、利用聲光電配合、利用科技手段呈現的沉浸式展覽出現在很多藝術空間當中。在許多博物館展覽當中,借助科技手段創造沉浸式體驗也被越來越多的利用。在這之中,有一些沉浸式展覽因為其本身絢麗的燈光視覺效果,而變成了“網紅”展、“打卡”處,但其本身的展覽、展示甚至教育意義被削弱,甚至一些展覽也并沒有真正為參觀者營造出沉浸其中的體驗,參觀只停留于拍照。
關于這個問題,此次展覽策展團隊的成員王夢瑤也談了策展方對此的理解,在平衡公眾歡迎度與尊重作品中尋求平衡,對每一個參展團隊來說,都是一個難題。一方面,策展方希望展品的價值能夠得到好的展現,而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高高在上”失去親和力。在這個過程中,策展團隊也在努力將營造氛圍與創作者本身的情感表達相結合,使得情景為理解、感受作品而服務。
從參觀者的角度看,展覽當中許多情景的創設,其本身并沒有完全脫離作品本身,更多的在作品當中尋找元素,同時配合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營造聲、光和場景的氛圍,從而更加豐富了對作品本身所要表達內容的理解。希望在今后,博物館和美術館等藝術空間的沉浸式表現,也能更多、更好地配合展品特征、展覽內容創設情境、營造環境,避免淪為空洞、而失去意義。在一層“愛的藝術”部分,觀眾可以坐下來觀看視頻,同時也可以填寫明信片投入郵筒,工作人員會幫忙將其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