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舉辦會展集訓營,還是做外訓,在互動環節或私聊時,常有業者提問或交流討論。近來,在武漢、杭州和南京,常被問及展覽公司如何提升專業化能力或提高管理水平的問題。提問者都是民營公司負責人。
從三個“有沒有”看管理差距
對此,我的回答是:可用三個“有沒有”作為尺度,衡量管理水平或思謀專業化提升路徑。
這三個“有沒有”分別是:
從展覽項目到公司有沒有財務預算?
展覽項目有沒有基于數據庫的專業觀眾邀約?
展覽項目有沒有基于自媒體的市場推廣?
我認為,考察這三個方面,大致可以反映公司的管理水平。
沒有財務預算,公司及其展覽項目就沒有經營目標,就沒有成本控制,也可以說就沒有規范的財務管理。
沒有基于數據庫的專業觀眾邀約,對于專業展而言,就是怠慢作為衣食父母的參展商,就是忽視或輕視項目的服務品質。
沒有基于自媒體的市場推廣,展覽項目就與互聯網時代脫節,就缺乏與客戶的黏性,就難以通過營銷創造和傳遞價值。
三個“有沒有”的現狀分析
在中國展覽界,三個“有沒有”的問題集中反映在民營公司群體中。
以我觀察,三個“都沒有”的民營公司是少數。而沒有財務預算的,較為普遍。有專業觀眾邀約而沒有數據庫的,也不是少數。有自媒體但缺乏內容生產能力且不善于傳播的,更是多數。
用三個“有沒有”來衡量公司管理水平,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從“有沒有”發現管理差距。如果是“都沒有”,那肯定是極其落后。如不能幡然改進,必將被展覽市場淘汰出局。如果是“部分有“,那就需要分析缺什么,以求補強短板,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是通過“有沒有”找尋提升管理的路徑。無論是突破“都沒有”的困境,還是變“部分有“為”全部有“,都可以通過借鑒先進經驗、設定管理工作目標、加強內部努力的路徑,逐步提升專業化水平。
必須說明,三個“有沒有”絕非衡量展覽公司管理是否先進的標準。對于管理先進的公司而言,沒有預算管理,沒有數據庫的觀眾邀約,沒有內容生產能力的自媒體,都是不可思議的!這些公司提升管理水平的重點,一方面是優化戰略管理,以利企業適應市場變化;一方面是優化管理體系,使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團隊建設相互配合,確保實現經營目標。因此,三個“有沒有”只是針對管理落后的展覽公司的。
解決“有沒有”的建議
在三個“有沒有”中,財務預算管理屬于公司基礎管理,而觀眾邀約與自媒體運營屬于技術管理。三者都很重要,但提升的方法不盡相同。
財務預算管理 |
如果尚未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公司負責人須提高認識,明確計劃,抓緊落實。財務預算管理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明確預算科目、清理歷史數據、設定最新年度經營目標、核定成本開支及與各項經營業務開支對接、訂立KPI指標諸多方面,必須提前做好功課,不可草率行事。建議聘請顧問,擬定方案,并培訓管理層。
已建立預算管理制度的公司,可在確定下一年度預算時,進一步細化預算內容,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觀眾邀約管理 |
其重點有二:一是要建立符合展覽項目需要的高質量數據庫;一是要不斷改善邀約方法。這兩方面工作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有問題的公司,應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自媒體運營管理 |
提升展覽項目自媒體的運營水平,需要“兩手抓“,即增強內容生產能力和與豐富傳播方式。在這方面,許多先進公司包括其他行業的許多做法可資借鑒。
因本文篇幅所限,改進三個“有沒有”的具體方法,恕不在此細論。
如有興趣,可查看《張凡的會展洞察》微信公號中的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