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Event Manager Blog和EVENIUM聯合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通過對歐美招聘簡歷的變化,對活動策劃者的職業要求進行了分析,發現,活動策劃(從層以上崗位)的要求正在發生變化——要求從活動策劃者向策劃家的轉變,原題為《TRANSFORMING YOUR CAREER: FROM EVENT PLANNER TO EVENT STRATEGIST》。本文主要根據本報告進行編譯,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轉載請注明出處,修改本文錯別字,并與原文比對。
活動專業人士的崗位描述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忙碌的活動任務管理人員這一刻板印象正在被非常具有戰略眼光這一全新形象所取代。
策劃人員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熟悉現有的數據,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商業智能。數據是這一變化的核心,而且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復雜,而這將成為協調品牌營銷活動、會議項目、擁擠的貿易展廳和協調內部會議的關鍵驅動力。
海灣戰爭改變了軍隊作戰和訓練的根本方法。由于技術賦能,一個普通士兵接受的訓練和以往軍長和市長一樣多,普通作戰士兵能夠調動的資源與過去軍長市長一樣強。云計算可以讓普通人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讓計算成本直線下降,讓企業做到以往不能做到的規模。
當前,這種趨勢正在改變——資深活動策劃人的技能面向戰略管理演變。主要原因其一是技術的變化,其二是市場預算的變化——精打細算的客戶要求越來越高,活動策劃人要證明其活動的性價比價值,就需要更高的策劃能力。
技術方面,其一是AI人工智能的影響,具體表現為:聊天機器人已經正在逐步取代臨時性崗位(如志愿者崗位),高德納的研究表明,到2020年,聊天機器人將取代至少85%的消費類客服工作。這個趨勢目前已經蔓延至活動行業,許多工作已經被自動化取代,如營銷自動化、AI自動匹配。
AI技術將人從一般性的研究工作之中解放出來,比如篩選贊助商、參展商、客戶、供應商。這樣可以騰出時間建立更深厚的有價值的關系。但是在過去7年,研究了12000名活動策劃者,發現超過60%還沒有嘗試使用任何活動管理軟件工具。但是采用活動管理工具是在增長的,活動策劃人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工具越來越易用,讓一般性工作由工具取代,活動策劃者做更有價值的戰略管理。
活動策劃者可以將更多時間花在如何測量客戶參與度、滿意度、學會定義成功和效率。而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要有深度。
客戶預期的改變表現為:客戶預期水漲船高,吸引客戶參會、參展的動力越來越難以滿足他們日益高漲的期盼。此外,技術賦能使得客戶參與和發起活動更方便。再就是同類活動越來越多,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舉辦展會的成本隨著二三線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已經逐漸降低。幾乎沒有一個會議和展覽不號稱自己是大咖云集,一站式整合營銷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策展人的策劃能力越來越重要,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策展人需要把經理花在如何讓參與者互動、交流、學習,而不是草率的引入一些演出節目、抽獎活動,從而偏離了活動的最主要的目的。
客戶預期變化,還表現為認知決定存在,85后,90后逐漸成為展會觀眾的主力軍,體驗經濟的崛起已經改變了我們看待和擁有事務的認知,體驗事務而不是擁有事物,開放而不是封閉是新的狀態。那么活動的形式、目的和意義也要與時俱進,會議是否還是那種從上至下,照本宣科,一對多的模式呢?是否應該全面開放參會名單、講義,充分讓大家熟悉互動是應有之義,甚至是主動幫他們作筆記,做通訊錄,而不是懼怕參與者認識了之后就不來參會這種老舊的思想。
根據研究招聘要求發現,活動策劃人最重要的五項技能:
動策劃者需要在以下十大方面獲得領導力的提升:
1.解決問題的技能,展示戰略的眼光。
在回顧活動的時候,分清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你如何用自己的技能和方法去攻克的,發現并攤開問題,真實展示你的分析和應對,如何解決問題更有吸引力。而不是一個標準化的評估報告。
2.說明你的數據如何支持決策的能力。
使用硬數據而不是主觀分析。你是如何建立自己的數據模型,挑選聽眾數據,然后用這些聽眾數據吸引高利潤的展商?你的客戶目前關注的焦點問題是什么?
3.將自己打造成為活動技術專家。
盡管為了掌握新技術去改變是很痛苦的,但了解哪些技術工具能夠方便你獲取數據,提升效率,并積極主動去擁抱他才是一種正確的成長性思維。00后使用的APP是否又去研究,是否會使用?如何將其他領域的新技術引入活動領域,以提升客戶體驗?能否證明并說服其他人使用新技術?
4.研究職業市場樹立職業規劃目標。
當前市場需要什么人才,看看對標的其他公司招聘信息,對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自己會否一致在提升?你是否有能力半年更新一次自己的簡歷?同等職位的要求,對標公司的職責說明與你的工作有何區別?哪些是新技能?更高的職務一定是你能承擔的責任更重而不是獲得的權力越大。
5.利益相關方的聯系=利益相關方戰略。
將日?;顒庸芾碇R轉化為戰略性洞察的能力,識別利益相關方的優先級重點,幫其做出決定。與他們工作就是更懂他們,能夠與其對話。了解聽眾、用戶、展商的要求越來越強。
6.用硬數據支撐市場營銷的遠見。
哪些媒體渠道更好,引流更好?哪些吸粉活動更好?社交媒體上什么時間段最活躍,聽眾最關心什么話題?什么郵件主題打開率更高。這就意味著你是一名營銷洞察者。而這需要更新的技術和手段,建立自己的模型。
7.當家須知柴米貴。
掌控活動收支平衡,知道開銷的輕重緩急,有錢用在刀刃上。如采用什么樣的定價策略和價值組合,獲得更大的收入?在有限的預算內做出最優的體驗和回報?
8.提升自我影響力。
是否能開微信公眾號發表趨勢文章?是否能進入一定社群圈子,積極主動建立個人影響力。是否敢于發聲建言?
9.提拔代理人。
如果你的能力已經能夠被更底層的同事取代。趕緊告訴你的上級,要求提拔你的下屬,然后你獲得更高的領導力承擔更大的責任。
10.重新商定你的職務頭銜。
如果你的職務幾年沒有變,那么一定是你的問題。為什么沒有長進呢?是自己沒能力學習還是公司不給你機會?職務頭銜的變化不僅代表實力還是你不斷進步的證明。能不能用硬數據證明你的成績,獲得議價權?
資深活動策劃人崗位職責的變化——過去與現在:
后勤與保障(Logistics) |
|
過去 |
現在 |
管理活動后勤 |
使用活動管理技術的數據分析功能做出正確的物流選擇,并盡可能自動化 |
管理場館關系 |
選擇與活動信號(價值)一致的場地 |
選擇供應商,確保交付服務 |
分析供應商的性價比,通過在線評論來選擇最佳選項,并使用RFP平臺獲得多個報價 |
選擇并管理餐飲服務 |
通過社交媒體分析供應評價 |
設計展位平面圖 |
設計平面圖考慮人流動線、參與度 |
根據贊助和社交優先級安排座次 |
使用調研和用戶畫像安排座次,優化社交效率 |
能獨立的管理注冊流程,網站設計,和簽到活動 |
選擇能夠有效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活動管理和注冊工具,從而簡化簽到流程,并增強活動應用程序的參與功能 |
績效評估(Performance Analysis ) |
|
過去 |
現在 |
根據往年的注冊費,評估注冊費定價的可行性 |
使用web分析來評估哪些通知、營銷平臺、技術和主題能最有效地提高注冊人數 |
對參會者做調研,搜集反饋 |
使用社交媒體調查和游戲化的活動應用調查功能來收集活動前后的反饋 |
通過會議和活動的出席人數來評估參與度 |
通過活動應用程序交互、社交媒體分析、與會者簽到、留言板活動和人工智能主題分析來評估參與度 |
參與度(Engagement) |
|
過去 |
現在 |
鎖定受大眾歡迎的演講人 |
使用影響力矩陣分析工具和目標市場調研,根據數據做出決定演講人 |
讓主持人通過話筒與聽眾互動 |
使用問題投屏技術與觀眾互動 |
讓主持人復述主題并配備技術設備 |
使用眾包和人工智能來生成討論話題,使用復雜的現場問答平臺,允許主持人審查和策劃問題,并允許觀眾投票支持他們想要討論的問題和主題 |
設置現場VIP洽談區,促進交流 |
使用“智能匹配”人工智能和消息傳遞功能,促進行業同行或買家和參展商之間的連接;使用AR和VR激活共享的空間;設計具有戰略意義的活動游戲,以刺激社交和參與 |
預算管理(Budget) |
|
過去 |
現在 |
根據以往活動收支情況確定預算 |
通過使用活動管理軟件,更智能地管理現金流和信貸計劃,為收入和支出設定時間表;利用這些數據對未來的活動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
履行付款義務 |
使用活動管理工具更有效地跟蹤發票和付款 |
會后對活動開支進行審計 |
通過評估與社交媒體覆蓋范圍、活動應用程序中用戶的參與度、調查反饋和注冊相關的收入與支出數據來評估你的投入是否是戰略性的投資 |
合同談判(Contract Negotiation ) |
|
過去 |
現在 |
場地:通過發送RFP,獲得最好的價格 |
場地:帶著數據來到談判桌前,通過選擇如中心位置、大廳大小、會議空間、影音設備等來衡量價值 |
供應商:根據預算和提供的服務來選擇 |
使用數據評估供應商能力 |
贊助商:溝通贊助級別,確保所有交付物的跟進 |
贊助商:使用流量、參與度數據和APP宣傳材料等功能確定市場觸達影響力 |
市場營銷(Marketing) |
|
過去 |
現在 |
維護活動注冊人的數據庫,并使用有關聯絡資料進行電子營銷 |
維護活動注冊者和關鍵影響者的數據庫,并使用web分析在網上搜索類似的受眾群體——挖掘他們的追隨者和群體聯系人,以擴大您的服務范圍 |
使用電子郵件EDM推廣活動 |
使用網絡分析工具來跟蹤打開率,點擊鏈接的數量和相關的轉化率,衡量哪些電子郵件活動是最有效的;使用A/B測試來比較 |
利用口碑營銷推廣 |
跟蹤SEO、hashtag性能和其他關鍵的在線參與指標,優化病毒式營銷機會;創建激勵社交分享/邀請PK的計劃和競賽 |
采用以往成功的,保險的營銷手段 |
研究創新的體驗式活動的方法,讓你的活動與眾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