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是動輒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的群體活動,短時間內聚集在展館區域,一方面是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場館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城市經濟能力、城市物流交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驗;另一方面也是對展會主/承辦單位統籌規劃及展會服務能力的綜合考驗。
應對龐大的展商與觀眾群體,切實有效的做好展會服務,確保與展人員的參展/觀展體驗,贏取與展人員口碑,一直是展會品牌建設探索的重要課題。
其中展會服務,多數會展人熟知,如展會禮儀翻譯服務、現場導引講解服務、展會餐飲服務、展會物流倉儲服務及展會交通住宿服務。其中,有一項極其重要卻并未得到多數中小型展會主承辦單位的重視的服務——展會的醫療急救服務。
本期我們就聊一聊 ,展會上突發緊急意外時,應該怎么辦?
常見的展會突發意外
人流龐大的展會現場,與會者來自五湖四海甚至大洋彼岸,繁忙熱鬧的背后意外與危險誰也無法預知。但經驗豐富的展會服務方卻不難歸納出一些常見的展會突發意外情況:
1、由于個體差,一些與會者可能會在展會現場因為長期的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突發,突然暈倒、昏迷、中風等情況并不罕見;
2、因為長途舟車勞頓、熬夜、水土不服、展館通風條件不好等因素因其的低血糖,心悸,胸悶、驚厥等狀況;
3、在展館周邊飲食不當引起的腸胃疾病;
4、由于展館內的特裝搭建不當,展館內磕碰、跌倒、擁擠引起的各種擦傷、跌傷等外傷意外;
5、其他
展會醫療服務的意義與特點
場館內的醫療救助服務是展會得以順利、安全、平穩進行的重要保證,是展會服務的重要內容,是確保展會觀眾與展商在參展期間生命健康與安全的強制而必要的服務保障。
就展會本質而言——大型群眾的集體活動,需要遵照以下安全管理條例:
所以,展會的醫療救助服務是必要且重要的。因展會活動本身的特殊性,展會醫療救助服務也有自身種種特點:
救助對象的復雜性:與展人員在身體健康狀況、年齡、人種、身體素質等方面個體差異巨大,來源復雜。
不可預見性:隨著展會活動進行,龐大的與展人員是流動的,意外及突發狀況充滿不確定性,無法預見只能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及應急準備。
救助服務淺層:通常展會醫療救助服務,只是對一些急性的突發病痛,如急性心血管病、腦血管病、消化類疾病、暈眩、外創傷的現場臨時處理,確保傷病人員具備等待進一步救援的條件。通常展會現場的醫療救助站要求配備有全面醫學知識且有急救經驗的醫生現場候命。
救助任務繁重:與展人員流動性大,且人群規模十分龐大,數萬人或十數萬人是平常。
不可或缺性:展會活動開展必須配備醫療救助服務。
廣泛性:醫療救助服務并不僅僅限于處置與展人員突發的人身意外事件,還應包括衛生監督、病媒防控、傳染病防治等多個方面服務工作。
短暫性:隨展會活動開展而開展,撤展后服務即消失。
常見的展會醫療配備
目前我國常見的展會醫療救助服務配備,常見的是展館現場范圍內配備有:
醫療站、
緊急藥品、
救護用品/用具、
具備全面醫學知識且有急救經驗的現場醫護人員、
救護車、
開設有綠色入院通道的定點醫院、
其它。
當然,一些規模大、規格高的大型或超大型展會的醫療救助服務,做的更多。如首屆進口博覽會在展會現場:
1、設置4個醫療服務點,在4個分場館各設1個,每班配置醫護人員、醫療志愿者、服務志愿者。
2、上海市急救中心在國家會展中心現場派出一批監護型救護車,并備勤若干輛監護型救護車。
第二屆進博會,在首屆醫療救助服務基礎之上還根據博覽會實際需求和展區分布,結合醫院的地域、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和國際醫療接診需求等因素,聯合18家醫院作為進博會定點醫院。在部分重要團組住宿賓館和重要活動的場所附近,指定醫療機構提供定點門急診及住院治療服務。還聯系市紅十字會在博覽會展館安裝一定數量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并做好志愿者的使用技能培訓。
展會醫療服務建設發展展望
展會現場醫療救助服務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目前我國大多數展會現場的醫療救助服務卻不盡如人意,服務不到位、器械用具不完備、救助響應時間較長、現場處置混亂、醫護人員自身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偶有發生。
保障展會醫療救助服務水平,一方面要在展會籌辦階段設置具有預見性的、考慮周密科學的緊急預案,以確保應對突發狀況時,展會現場服務工作人員(目前多由志愿者承擔相應服務職責)熟悉知曉該如何處置。
另一方面要求展會主承辦從展會整體著眼,單一的現場緊急醫療救助準備,只能有限的解決現場突發狀況,預防力量是不足的。做好展會現場醫療救助服務,主/承辦方應當在更廣泛的服務范圍著手,如:
展館衛生監督:關注場館內的衛生消毒情況,切實加強公共衛生保障,開展病蟲害防制。做好重點場所和重點區域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制定場館衛生消毒操作手冊。
病媒防控、傳染病防治:注意場館內的疾病控制,特別是在流行性疾病的多發季節,要嚴格監控場館內活動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對于發燒、咳嗽、腹瀉或有其他不適的人予以特別關注,了解其發生不適的原因,以防止出現流行性、傳染性疾病。
展會餐飲:嚴格把控展會餐飲供應質量,并限制外來不明來源的餐飲供應入場。
其它。
科學技術的應用,讓展會現場醫療救助服務有了更多人性化的應用服務可能,變得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紅外攝像頭無感檢測,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實時監測展館人群體溫變化,及早發現潛在的傳染疾病;許多可穿戴監護設備,能及時反饋身體狀況;5G高清會診和醫學影像數據的傳輸與共享的技術應用,能引入更多遠程場景醫療資源,可極大的緩解展館現場醫療資源匱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