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據世衛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7日下午16時(北京時間17日夜間23時)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逾18萬例,其中中國以外確診病例超10萬例。目前,歐盟領導人已同意“關閉邊境”30天;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遍布50州。
與此同時,疫情在亞非多國蔓延,包括法國、西班牙、加拿大、埃及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紛紛采取關閉邊境口岸、停飛部分進境航班等方式,試圖進一步阻斷疫情傳播渠道,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針對正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埃及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抗擊疫情在埃及的蔓延。近期三到五個月內的包括體育賽事、大型會展、國際會議、藝術節等大型活動全部被取消或推遲。包括開羅歌劇院、電影院、俱樂部等公共場所,均宣布暫停所有對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175場國際展會取消/延期。
無論埃及還是全球,都越發明顯感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實際和預計的影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打亂了許多參展者的出行計劃。
疫情影響國內國際展會市場
首先看國內市場。就會展業而言,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展會分兩類:一類是國內舉辦的國際性展會,一類是區域性舉辦的5000-20000平方米的展覽項目。國內舉辦的國際性展會又分兩種:一種是海外展商占比30%以上的展覽項目,一種是外貿型國內企業參展、吸引國際采購商的展覽項目,部分國際性展會項目縮水近40%。在舉辦的區域性展覽項目中,展商流失導致展會縮水。一些中小主辦方是受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企業,原因在于這類展會的利潤低于行業同類品牌展,這類展會的縮水將直接造成區域供應鏈企業的業務減少。
其次看國際市場。近期受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震蕩,美股本月共出現三次熔斷,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中國這個“制造工廠”按下了暫停鍵,對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影響巨大,也將對全球的展覽會市場帶來重大利空。海外展會大面積停辦或延期(很多國際品牌展會2-3年舉辦一屆),意味著近兩年國際展會市場會陷入歷史低迷期,參展企業資金影響是一方面,大量的海外和本土觀眾的減少將成為各國展會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中國企業參展對國際展會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在2020年的2月12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主辦方GSMA電信協會宣布,因為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MWC宣布取消。至此,MWC 2020成為了第一個中國以外受這疫情影響而取消的全球級貿易展會。
MWC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電信科技峰會,每年會吸引超過10萬名訪客,今年的大會原計劃2月24日到27日舉行。在這一消息公布之前,中興、vivo、諾基亞、英偉達、德國電信、沃達豐等國內外電信企業均已表示退出參會,或取消相關發布活動。據IDG統計,目前世界出貨量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有六家來自中國。而本屆展會的取消,意味著GSMA面臨著4.92億歐元的損失。
在德國,貿易展覽會是一項傳統。德國每年舉辦約160至180場貿易展覽會,參觀者和參展商帶來的收入達145億歐元(1歐元約合7.77人民幣),為當地經濟總共注入了280億歐元,并提供了23萬個就業機會,其中10萬個是全職崗位。
2月28日,全球最大旅游展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宣布今年停辦,這是該展創辦54年來首次停辦。3月4日,全球規模最大的工業技術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將從4月下旬推遲至7月中旬舉行。據不完全統計,3至4月德國全境已有至少5場大型展會取消、9場延期,這對作為德國重要產業的會展業造成打擊。
據了解,中國每年赴德參展商達到17000家,參觀者約10萬人。受疫情影響,剛剛結束的紐倫堡玩具展參觀者明顯減少,共有63500位專業經銷商觀展,較去年減少3400人,注冊的300家中國展商有兩家取消;上周在科隆舉辦的國際糖果展上,70家中國展商有7家未參展,中國專業觀展者300人,同比減少30%。盡管展會組織者采取放置消毒劑等預防措施,觀展人數減少2000至27000人。與展會相關的餐飲、住宿及交通收入也有所減少;37家中國展商退出今年的法蘭克福春季國際消費品展,占中國全部展商的5%。去年,中國觀展者達到4880人,成為消費展第三大參與國。另據官方數據統計,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共有6500家參展商,21.5萬名觀眾參加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其中40%來自境外,參加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意大利和美國等。
德國科隆大學經濟學者羅多夫稱:“中國企業參展對國際展會至關重要,德國許多國際展會依賴中國企業。如果中國展商不參展,其他國家企業也可能不來,其中一些展會將不得不取消。中國企業參展給展會經濟乃至整個國際經濟帶來了樂觀情緒。”
德國經濟展覽和博覽會委員會 (AUMA)表示,并非所有中國參展商不能赴德參展,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德航班受限。但很多展臺已配備歐洲公司員工,也便于客戶交流。
法蘭克福春季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品牌副總裁瑙嫚表示,“中國已是第二大參展國和第三大觀眾來源國。展會上的每一個品牌都很重視中國市場。所有人都對我說,中國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我們十分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在第35屆美國拉斯維加斯工程機械展上,全球超過2500家企業參展,約12萬人注冊參觀。徐工集團、山推股份、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柳工股份和山河智能等中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攜眾多高新產品亮相展會引關注。
“我要特別感謝這些參展的中國企業,許多展商也會感謝你們,戰勝了那么多不得不面對的困難,出現在了這里。”展會開幕當天,美國制造商協會高級副總裁阿爾伯特·塞韋羅說。正是塞韋羅贊揚的這些中國企業,第一時間派出數百臺施工設備和操作人員,參與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施工。隨后,這些企業又來到拉斯維加斯工程機械展的競技場,用實際行動向全球客戶展示有序復工復產的“中國速度”。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歐洲國家蔓延,3月4日倫敦書展和萊比錫書展相繼宣布取消。兩項書展均久負盛名。倫敦書展與法蘭克福書展、美國書展等并列世界四大書展;萊比錫書展則是僅次于法蘭克福書展的德國第二大圖書展覽會。
在這之前,倫敦書展還在如期籌備,書展主席杰克斯·托馬斯(Jacks Thomas)還向因疫情影響難以去倫敦參展中國參展商及合作伙伴表達了慰問,“我們會非常想念您”,并期待“不久將來即能與各位再次相見”。但短短幾天,疫情在歐洲蔓延,倫敦書展最終做出取消的決定。
作為主辦方,勵展集團感謝所有為書展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的參展者,并承諾2021年倫敦書展將恢復舉辦,并辦得比任何一屆更好。和倫敦書展一樣,萊比錫書展也將希望的目光投向2021年。公告最后表示,期待與所有參展商、合作伙伴及參觀者在2021年3月18日至21日重逢于萊比錫書展。
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
尚需理性看待
首先,疫情作為外生沖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疫情發生及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會展服務業、旅游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沖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而中國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目前在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很多大的零售市場的大量商品來自中國,許多制造業企業大量的中間產品、零部件等也都來自中國。在這種彼此相互依存的新格局下,中國經濟的任何變化,都必然會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和短期波動;反過來,世界經濟發生的任何風險和波動,也一定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影響。
其次,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會展以及旅游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供應鏈波動等下行預期增加。
再次,全球疫情的發展和蔓延,短期內也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關系、價格波動和全球資本市場、期貨市場、金融市場帶來沖擊和影響,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
毫無疑問,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會給中國經濟發展在短期內帶來一定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短期的沖擊。短期看,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產業鏈的影響不可避免,全球經貿增長面臨一定壓力,中國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和新訂單的獲取也將受到一定影響。在此情況下,只有加強全球范圍內的合作,才能努力將疫情對中國外貿和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全球會展業在抗擊病魔的全球戰“疫”中更要守望相助、攜手并肩,堅持向前,深入調查疫情后的展商需求,計算投入和產出,深入思考疫情后的展會為什么做、怎么做、要做成什么樣,搞好會展業的“新基建”,共同創造會展業的美好未來。
信息來源:中國會展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