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12月20日,南京全年共舉辦大中型展覽和大型會議1348個,同比增長30.6%……1月10日上午,南京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媒體發布2010年南京市會展經濟的發展情況和2011年會展工作安排。雖說成績不錯,但南京市會展業也面臨著內外兩方面的激烈競爭,一些展館開始醞釀轉型。
成績 大型會展同比增30.6%
去年是南京市的會展年,會展經濟成績喜人。據介紹,截至去年12月20日,全年共舉辦大中型展覽和大型會議1348個,同比增長30.6%。其中,1000個攤位以上的大型展覽26個,同比增長36.8%,展覽總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大中型展會數、大型展覽數和展覽總面積,分別超額完成17%、30%和50%,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此外,在2010年南京市先后獲得2009到2010年度中國最佳會展城市服務獎、2009到2010中國十大最受關注會議目的地城市、首批中國節慶名城等榮譽稱號,特別是去年的12月10日,在國家商務部會展研究會組織的2010首屆中國會展業年會北京國際會展產業高峰論壇年度優秀會展城市、優秀會展品牌和優秀會展企業的評比當中,南京市與上海市、杭州市、成都市、青島市、寧波市等一些城市一起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南京市舉辦的中國國際船舶工業博覽會和亞洲戶外用品展覽會兩個自主品牌展會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佳品牌會展項目。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佳品牌會展中心,南京思德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佳品牌展覽工程企業。在國家商務部會展研究會所有的組織評比當中,南京獲獎項最多。
南京市會展辦常務副主任夏鳴表示,2011年南京會展經濟將努力實現全年大中型會展數、大型展覽數和展覽總面積這三個指標在2010年的基礎上增長30%。圍繞目標,將制定好“十二五”的會展業規劃,大力做好項目的招商招展工作。
壓力 周邊城市建設大批展館
“2011年,我們也面臨著競爭的壓力和內外多方面的挑戰。”夏鳴表示,最大的壓力來自周邊城市的競爭。據了解,近一兩年之內,周邊城市有近10個3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覽場館建成投入使用,比如合肥,其新建成的場館面積30萬平方米,寧波也建成了30萬平方米場館,上海世博會后一些場館就用于展覽,虹橋商務區一個100萬平方米大型展館也在建設中。而再往遠一點,成都和重慶都有60萬平方米新展館,相比之下,南京曾經的場館優勢已經不明顯。
此外,隨著各地政府對服務業的日益重視,對展會的補貼也在加大,這給南京的招展也帶來空前的壓力。“競爭可以說是更趨白熱化。比如說已經在我們南京舉辦過的一些展會,外地城市也在進行展覽,有的城市開具的條件遠遠超過南京能夠提供的能力。”夏鳴舉例道,南京已經舉辦過兩屆的臺灣名品交易會,在2011年,國內有十多個城市都在進行這個同樣展會的招攬活動,有的城市開出的條件非常優惠,政府補貼非常優厚,這使得南京的壓力在加大。
求變 國展中心醞釀轉型
面對嚴峻的形勢,南京市一些展館也在求變,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國際展覽中心副總經理黃振介紹,國際展覽中心轉型是公司董事會上做的一個規劃,目前已經邀請了一些專業的公司、部門在進行策劃。不過,他也表示,規劃的具體實施還需要一個過程。
據了解,國展中心將從今年6月份起不再接待大型會展業務。其母公司南紡股份不久前發表了一份公告,稱:“為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盤活公司資產,公司擬對南京南泰國際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實施資產整合和經營轉型……主營業務由展覽展示改變為以商業為核心的高端城市綜合體模式。”
經過10年的運營,南京國展中心展館老化速度加快,資產和設備進入高維護期,增大了業務成本。“為盤活上市公司資產,轉型勢在必行!”有關人士如此總結說。
不僅如此,南京市其他一些場館也在考慮自身的定位,河西的展館承接的更多是政府主導的大型會議和展覽,以及一些大型、特大型專業展覽,國展中心在新展館起來以后,也承辦過一些會展,但在規模上相對來說較小中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