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在京交會組委會的組織下,科隆展覽(北京)有限公司、德國書商協會展覽與會展有限公司、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快遞協會、國家中醫院管理局、中國醫師協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等京交會承辦機構代表齊聚一堂暢談“咱的京交會”,針對會展、旅游、物流等行業分享交流了各自去年參會的經驗,并對即將于兩個月之后舉行的第二屆京交會進行了展望。
第二屆京交會應增加更多互動
科隆展覽(北京)有限公司代表告訴記者,我們希望借京交會的契機將智能城市這個比較新的服務理念引進來,這其中包含非常多的行業,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醫療、城市救災防災等。中國有很多新興大的城市,而這些都是為了解決在城市里面生活的問題,跟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這屆京交會可以短時間內將這些內容傳遞給更多企業和消費者。
而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代表認為,京交會的初衷是要打造國際性服務貿易的交易平臺,這次既然做“咱的京交會”,那么不管是北京市的老百姓,還是會展行業產業鏈方方面面的企業和機構,都應該把京交會作為業務推動的平臺,這樣參加的積極性就高了。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沙迪則介紹說,京交會應該讓品牌更開放,讓每個人和企業都認為參加京交會是一種榮譽,同時也希望媒體更多報道企業新的情況,比如網絡快遞屬于環保低碳的行業,這就應該重點宣傳。
中醫藥旅游將成服務貿易新亮點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代表告訴記者,中醫藥看似和服務貿易關系不大,但實際上它是最具原創性的并能有相關標準出臺的服務貿易,因為它含有中國文化的影響力,目前中醫藥服務貿易在旅游方面體現得比較多,它屬于高端旅游范疇,有養生的、有聽課的,游客既想了解文化,又想體驗中醫,還想吃藥膳、觀看中醫藥種植園和中醫藥博物館,這就需要設計一些旅游路線。而通過京交會,不管是中醫藥從業者還是普通老百姓對這種新型的服務貿易都會有更直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