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印《會展大辭典》是2006年2月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由幾位代表提出并得到大家普遍贊同的事項。此后,秘書處展開了以下工作:
1.2006年2月后,對成立大會文件中《關于開展會展經濟有關基本概念、術語定義和統計口徑研究的意見及其相關材料》進行討論,并開始聯系贊助單位。
2.2007年4月,秘書處發出《關于啟動〈會展大辭典〉編寫工作的通知》,初步確定《會展大辭典》為20個篇章,并向30位個人會員和2個企業會員征詢能否承擔具體工作。
3.2007年8月,秘書處將11人編寫的共計1756個條目整理成為1272個。經向一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匯報,確定先從最急需的基本術語和統計口徑入手工作。
4.2007年11月,秘書處在籌備編寫《會展大辭典》的工作基礎上,向業界發出《關于在展覽行業實行共同統計口徑的倡議》。《倡議》提出了17個展覽統計口徑的定義。
5.2008年8月,秘書處發出《關于組織〈會展大辭典〉編寫委員會的通知》。經報名和確認,最后向武少源、劉有千、郭牧、薛婷婷、黃彬、許春靜、嚴清華、馮越、張玉明、吳建華、周愛國、熊濤濤、隋鑫、楊銘德、彭思量、王志揚、張子正、肖慶國、許傳宏、王春才、李繪新、何建、張曉林、戴桂麟等24位人員發出了聘書。
6.2008年10月,秘書處委托北京聯合大學會展研究所進行《會展大辭典》編寫的組織工作。3個月后,該所又表示無力完成所委托的工作,秘書處隨即接手編寫的組織工作。
7.2009年2月,秘書處發出《關于編寫〈會展大辭典〉詞條的通知》,直接向各位編委征詢能否承接詞條編寫任務。隨后共有16位編委表示了支持的態度,秘書處及時向他們下達具體詞條的編寫任務。
8.截至2009年3月15日,16位編委和秘書處共完成了234個詞條約12萬字的編寫任務。秘書處又經過整理、補充、編輯、校對,最后付印成目前的《會展大辭典》(簡稿)。此簡稿將提交本屆年會與會代表討論、修改。
在此,秘書處需要對本《會展大辭典》(簡稿)作以下五點說明:
1.《會展大辭典》(簡稿)所列舉的詞條是經過篩選的,比較重要、比較典型和比較精華的內容,能夠基本概括“大會展”的范疇,并且具備今后補充、擴展的基礎。
2.《會展大辭典》(簡稿)對詞條的解釋不僅帶有定義的性質,也帶有一定綜合解釋的意義。其目標是在《會展大辭典》(簡稿)的基礎上向會展經濟的百科全書的方向發展。在用途方面將力圖成為廣大會展業者可以經常查找翻看的工具書,故與目前啟動的展覽業國家標準技術術語(約60條)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
3.《會展大辭典》(簡稿)的編寫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試驗性,無論在編排體例上還是在文字內容上都有值得深入探討的必要。所以,需要繼續得到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員和業內人士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4.編寫《會展大辭典》(簡稿)始終是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能夠完成《會展大辭典》(簡稿)的編寫工作正是與參與人員的高度工作熱情與奉獻精神分不開的。
5.2009年3月15日以后,本《會展大辭典》(簡稿)即將付印。此時得到了國家會議中心劉?,摽偨浝淼拇罅χС帧_@對于順利完成任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年會上秘書處提交了《會展大辭典》(簡稿供討論)的文本。在文本扉頁特別鳴謝了:
參與《會展大辭典》條目編寫的人員(11人,按編寫條目的篇章順序排列):
應麗君、張玉明、劉?,?、許傳宏、過聚榮、劉宏偉、宋穎怡、黃彬、薛婷婷、郭牧、王春雷
參與《會展大辭典》(簡稿)編寫的人員(16人,按下達任務時間排列):
許傳宏、熊濤濤、楊銘德、吳建華、張玉明、嚴清華、許春靜、馮越、張子正、郭牧、黃彬、肖慶國、王志揚、周愛國、武少源、李繪新
《會展大辭典》(簡稿)印刷支持單位:
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劉海瑩)
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