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調查確認,一個由北京京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將于11月28日-30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以下簡稱“農展館”)舉辦的“2014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暨茶文化博覽會”根本不存在,屬于騙展行為。
展會主辦方與場館現疑云
公開信息顯示,“2014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暨茶文化博覽會”是由中國茶業學會、中國茶業發展研究院會主辦。然而當記者在中國社會組織網站查詢民政部登記的社會組織,只查到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中國茶葉學會。
當記者致電中國茶葉學會時,其負責人表示,中國茶葉學會并沒有參與主辦該展會,并且已有的茶葉行業協會中,并沒有這個展會承辦方所說的“中國茶業學會”。中國茶葉發展研究院常務院長盧勁亦否認中國茶葉發展研究院參與主辦該展會。
記者以參展商身份致電該展會組委會北京京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時,該公司負責人明確表示展會將于11月28日-30日在農展館舉辦。而農展館卻明確向記者表示:“北京京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從未與我館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合作洽談,也沒有與我館簽訂過任何形式的合作協議。”
對于農展館的說法,北京京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負責人解釋:“我們公司與農展館出現了利益矛盾,農展館拒絕租賃場館給我們。”至于利益矛盾具體內容,該負責人并沒有給出解釋。
企業被“綁展”難維權
事實上,2014年9-12月期間,將在農展館舉辦的茶行業展會為“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該展會由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中糧集團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中華茶人聯誼會、三利廣告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展覽時間為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有一家2011年成立的會展企業,該企業已經連續舉辦了4屆中國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這家企業名為北京京港環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更巧的是,該企業每年春季都會在農展館舉辦中國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
北京京港環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媒介部經理李俊杰表示,由于兩家公司名稱相近,讓很多客戶誤以為“2014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暨茶文化博覽會”是他們辦的。
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北京)得知,這家名為北京京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是今年4月15日成立的,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會議及展覽服務、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資產管理、房地產信息咨詢(不含中介)、銷售日用品、汽車配件、服裝等。
中國會展門戶創始人黃勇表示,利用有一定知名度的展會及展會主辦方進行展會模仿,屬于“綁展招商”行為。這種現象不僅是在北京,廣州、上海也都有出現。面對這種情況,被侵權的企業面臨維權難的問題。
通過法律途徑與行業協會維權
“我們曾經給他們發過律師函,也在官網上發過聲明,知會了大部分客戶。但是由于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公司在對外招商推廣中冒充我們,所以一直沒辦法采取更進一步的法律措施。”李俊杰向北京商報記者無奈地表示。
黃勇表示,如果放任其他企業侵權不管,最終傷害的是參展商對展會的信任。企業可以請求協會介入,如北京貿促會或者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
黃勇同時表示,會展行業亟須一個監管機構進行引導、監督、協調。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26日上海會展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引入了部門審核結果和誠信評估模塊,包括工商、公安、知識產權等涉及會展監管的多個部門對展會的監管意見全部上網,對合格需整改和不合格的展會在要求整改和叫停之余,還加大展會以及主辦方在下一次辦展時的監管頻次。業內人士表示,政府相關部門通過線上對展會進行監管將有利于凈化會展行業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