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直升機,在城市上空撒錢。”這句話經常被用來形容成功的會展業帶來的效益。而湖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的《湖南省會展業發展規劃(2013—2020)》中,長沙被定位于全國一流的會展城市,要成為全省會展產業發展的核心和引擎。
成效:389個會展收入15.7億元
會展業,猶如一只無形之手,牽動一個城市的旅游業、酒店餐飲業和商貿物流業,以及展會具體涉及的產業本身。
據統計,2012年湖南省舉辦會展389個,會展業直接收入15.7億元。“在湖南已經形成以汽車、工程機械及配套件、房產及建筑裝潢、農業及食品、旅游商品、文化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展會。”省商務廳相關人士介紹,湖南已相繼舉辦或承辦中博會、農博會、糖酒交易會、湖南汽車博覽會等大型展會,培育了科交會、動漫游戲嘉年華等一批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較高的展會。
同時,湖南省形成了以展會為主,向會議和節慶活動延伸的良性發展局面,如金鷹電視藝術節、湖南國際旅游節、長沙橘子洲國際音樂節、瀏陽國際煙花節等一批節會活動品牌。
另外,與會展業配套的設施基礎增強。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共建成4個專業化場館,展覽面積約12.6萬平方米。有星級飯店568家,其中五星級17家,四星級58級。
差距:展覽面積僅占全國1%
盡管2012年展會直接收入達到15.7億元,但相對于2011年而言,還下降了7.1%,并且產業規模以及對GDP的貢獻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湖南展業存在“五多五少”現象,即小型會展多,大型會展少;節慶類會展多,綜合類會展少;消費型會展多,貿易型會展少;重復性會展多,創新性會展少;臨時申辦會展多,固定品牌會展少。目前,全省尚無國家級、國際性、綜合性的常態化大型展會,也沒有一個獲得國際會展協會認證的展會。
品牌展會較少的背后則是承辦主體不強。雖然湖南省會展業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但大部分企業缺乏競爭力,專業化水平較低,更缺乏大型展覽策劃和會展服務機構。截至2012年底,在湖南注冊的會展公司有298家,其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及以上的僅18家。
另外,硬件設施也相對落后。全省現有專業會展場館4個,室內展覽面積12.6萬平方米,分別是全國的1.27%和1.02%。
目標:建設成會展產業大省
為此,《規劃》明確,要將會展業發展成為推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
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將湖南建設成會展產業大省,將長株潭地區建設成中部會展業核心城市區。將長沙建設成全國一流的會展城市,將張家界建設成中國會議、獎勵旅游最佳目的地,洞庭湖區、大湘南及大湘西板塊的會展業協同發展。
在產業規模上,要力爭實現會展業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2013年-2015年會展業直接收入增速在15%以上,2016-2020年會展業直接收入增速在20%以上。力爭到2020年形成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支柱產業。
在品牌會展上,要力爭到2020年,湖南省每年舉辦5萬-15萬平方米的常態化大型展會15-20個,15萬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會4-8個,承辦20個以上國際性大會或國際性活動;培育、引進5個以上國家級、國際性會展平臺。
在場館建設上,在長沙建成1座3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綜合性展館,在長沙及張家界分別建成3000人、2000人以上的大型國際會議中心,其他市州改造、擴建或新建一批專業化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