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方一瞬。
但在中國會展業,5年的時間卻足以演繹一個傳奇:從2008年的奧運場館到2014年APEC主會場,從最初的業界觀望到如今成為中國會展業的旗幟,國家會議中心已成為順利舉辦國際大型活動的一種保障,用其專業的服務水準詮釋了“國家會議中心”這6個字的份量。
在圓滿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服務接待任務后,經過一年多的改造,2009年11月1日,由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會議中心正式開業。時至今日,國家會議中心已走過5年歷程,開創了多個業界先河,為中國會展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適逢國家會議中心運營5周年,舉世矚目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活動將在北京舉行,國家會議中心作為主場地之一承擔著最后一次高官會、外交與貿易雙部長會、工商領導人峰會、領導人與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新聞中心等會議的會場提供、餐飲等接待服務任務。APEC領導人會議周共7天,其中6天的會議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屆時,世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于此。
這不僅是對國家會議中心承接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種信任。
藉此,不妨回顧下國家會議中心過去5年都曾發生過什么。
數字一:3918個會議活動
自2009年11月1日起,國家會議中心從當初為北京奧運會的媒體記者、運動員提供接待服務的奧運場館,轉型成為中國會展業的旗艦場館,多個國際高端會展活動選址于此:世界孔子學院大會、世界音樂教育大會、英特爾開發者大會、國際證監會組織第37屆年會、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北京國際電影節、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創行世界杯總決賽、2014APEC會議周等,至此,國家會議中心已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目前,國家會議中心不僅是內地特大型會議中心,也是最忙碌的會議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京交會接待參會人次13.8萬、提供平均每天2000人的工作餐;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吸引1.5萬人次;國際宇航大會匯集全球4000名航天精英;2012年SAP中國商業同略會參會者20000人、單日用工作餐人數11050人……
據統計,運營5年來,國家會議中心接待了3918個會議、活動。其中,千人以上會議占12%。
根據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的統計,國家會議中心2010年至2013年接待國際協會會議的數量占北京市接待總量的19%、14%、17%和16%。
數字二:展館使用率81%
長期以來,外界誤認為國家會議中心只是國際會議場地的提供方,殊不知,國家會議中心還配有4萬平方米的展覽場館,2013年,其地面展廳使用率高達81%,這在國內外展館中都是少見的。
運營5年來,國家會議中心先后承接了阿赫瑪德國化工展,供熱空調、衛生潔具及城建設備展(ISH),中國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亞洲用品與時尚展(ISPOBEIJING),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北京國際視聽集成設備與技術展覽會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項目。預計到2014年10月底,國家會議中心累計接待展覽數量將達到376個。
上述業績,源于國家會議中心前期的精心籌備和后期的深耕細作。據悉,在國家會議中心籌建之初,就已充分考慮展覽的市場需求,并對場館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設計,如展廳進貨門的寬度、高度,對應展覽展品的庫房,甚至展品包裝材料的庫房等項目,為展覽的進場、施工、撤展順暢提供保證。此外,在經營上,國家會議中心進行了科學布局、合理排期,除了舉辦常規展覽,還向客戶推薦大型展覽項目之間的轉場空隙檔期,在動漫、珠寶、移民等消費類細分市場均有所突破。
在場館服務上,國家會議中心也在客戶中贏得了良好口碑。在頗受觀眾歡迎的攝影器材展上,一位來自廣州的配件生產廠家的經理坦陳:“來這里參展,不僅可以吸引很多的參觀觀眾與客戶,場館還提供了細致的專業配套服務以及商務中心、展廳數據提供和現場管理等。”
數字三:兩本著作五項標準
眾所周知,國家會議中心除經營被看好外,還重視行業理論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多項國家標準的研究制定,并出版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專業性著作。
2012年1月,由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劉海瑩和其同事許鋒聯合編著的《會議中心設計、運營與管理》出版。該書是國內迄今為止會展業內唯一一部全面、系統介紹會議中心設計、運營管理的著作。其內容兼具理論性與實戰性,既是從業人員的實務教材,也可作為專業理論研究者的參考材料。業內評價指出,該書的出版實現了國內會議中心專著“零的突破”。
2014年8月,劉海瑩、許鋒又一本行業著作——《會議業縱論》出版發行,此書以獨特的視角、全新的觀點,詮釋了會議業的成長與發展。
兩本專業著作的出版,為會議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企業運營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
在出版行業書籍的同時,國家會議中心還參與到相關標準的研制工作中。2013年8月27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會展行業標準宣貫啟動儀式上,商務部公布了《會議中心服務運營規范》、《展覽場館服務運營規范》、《展覽服務(布展工程)單位經營服務規范》、《專業性展覽會登記的劃分及評定》、《展覽服務企業資質評估指標》、《專業組展企業資質評估指標》共6項部頒標準,得到了行業的普遍認可,其中,國家會議中心參與了前4項標準的起草工作。
2014年8月1日開始,由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上海市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國家會議中心研制的《會議分類和術語》(GB/T30520-2014)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是首部指導會議產業運行的國家標準,為會議業標準體系的建立打下了良好開端,為會議統計工作的后續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政策法律及理論研究的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整個會議行業在概念體系協調的基礎上實現無縫交流提供了權威標桿。
數字四:150余個獎項
自運營以來,國家會議中心始終堅持承接大型、國際會議和精品展覽的高端定位,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在國內外會展界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可以說,國家會議中心一方面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一方面注重政府關系和媒體關系建設,配合北京市旅游委等有關政府部門成功接待了中國(北京)國際商務及會獎旅游展覽會(CIBTM)、京交會、電影節等眾多重要展會,贏得了客戶、政府部門的認可,不時有“高端大型會議的理想殿堂”、“高端中小型精品展覽的最佳場所”、“獨一無二的餐飲接待能力”等贊譽見諸報端。原鐵道部、中央電視臺、京交會組委會、中華醫學會等單位先后給國家會議中心寫來感謝信,感謝國家會議中心提供的良好服務。
數字顯示,運營5年來,國家會議中心已獲得150余個獎項:2013年,由于在首都經濟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北京市總工會頒發的“首都勞動獎狀”;憑借優秀的服務、良好的口碑和對北京市會獎業的推動作用,2013年首次奪得“首都旅游紫禁杯”。
數字五:已接待客商500萬人次
據統計,5年來,國家會議中心累計接待客人達到500萬人次。一些客戶認為“國家會議中心”這6個字就是會議成功的保障,無論是先進的設備,還是國家會議中心提供的標準、專業、細致的服務,都為客商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面對不同的客戶需求,國家會議中心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針對每場會議活動的特點,在實行標準化服務的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就其會議餐飲服務而言,不僅是簡單地提供酒水、菜品,而是將一系列創意融入其中,使餐飲變為整個活動的亮點以及不可缺少的一環。
在剛剛結束的APEC會議籌備的首次全程演練上,與會者被國家會議中心在餐廳入口處擺放的駿馬、孔雀、兵馬俑等極具中國特色的糖雕、果蔬雕吸引。其中,“奔馬糖雕”是由國家會議中心員工自己制作完成的,使用了近15公斤糖面。兵馬俑雕塑由糖粉制作而成,寓意和諧與團結,跟APEC會議周主題形成呼應。據介紹,APEC會議周期間,每一餐都會擺放不同的雕塑,同時結合北京文化風格,還將制作包括門樓、石雕和石鼓等在內的特色面塑,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事實上,對于每一項活動,小到一支鉛筆的擺放,大到一整套服務流程,國家會議中心都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準備,致力于提供專業的服務。正是由于一直以來對服務品質的執著追求,國家會議中心在百舸爭流的會展場館競爭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國內外挑剔的客戶中擁有為數不少的擁躉。
后記:嚴格地說,國家會議中心5年的業績遠不止于此:開創了大型會展中心首年開業盈利的先河;5年間不斷超越,經營業績屢創新高;擁有420間客房的國家會議中心大酒店平均出租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餐飲更是創造了可以媲美五星級酒店的餐飲品質和五星級酒店難以企及的萬人餐飲接待能力;成立了會展部,向行業上游發展;全力鑄就品牌藍圖,輸出管理團隊,對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進行管理;塑造企業公民典范,發布中國會展業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為推動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1825個日日夜夜,4000余個會議、展覽項目,500萬的參會代表,一系列的數字,見證著國家會議中心5年來的巨大變化。
一如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劉海瑩所說:“運營5年來,國家會議中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2009年至2014年,這一段歷史將成為國家會議中心永遠的財富。因此有理由相信,下一個5年,國家會議中心將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