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古老厚重的城市,六朝古都是它的傳統名片;南京,又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已邁向國際舞臺的“會展業”是它最好的證明。會展這一新興產業得到空前的發展,也給南京貼上了“國際會展之都”的新名片。這張時尚名片的打造,離不開南京會展辦公室(以下簡稱“南京會展辦”)十幾年來的努力。
兩年一度的南京市會展經濟工作會議如期召開。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兩年來,南京會展業比上一個兩年有了顯著發展。其中,大型、特大型展覽七十一個,比上一個兩年增長20.4%,形成了國際體育賽事、文化節慶、重要商業等“大會展”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會議還對30個優秀展會、68家會展經濟先進單位和企業以及近七十名會展經濟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南京會展工作邁上新臺階
會展經濟工作會議上,南京市副市長儲永宏要求要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扎實提升服務水平,立足“后青奧”,推進南京會展工作在“新常態”下邁上新臺階。
“2014年5月,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境內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而在業內權威機構組織的全國性評比中,南京也先后被評為中國品牌會展城市、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優秀會展城市等等。”南京市貿促會會長、市會展辦公室主任尹文在會上回顧了南京會展工作取得的成就。
2015年,南京會展辦的重頭戲主要有兩出:一是素有“天下第一大展”美譽的全國秋季糖酒會首次落展南京;二是已經連續六年在南京鋪展的臺灣名品交易會,今年將繼續亮相。
和往年一樣,今年秋天依舊是臺灣名品展示的季節。2015年9月18日至21日,第七屆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除臺灣名小吃、臺灣名茶、各式電子產品之外,還有工藝美術精品、特色農產食品、時尚潮品等等。據悉,2013、2014兩屆交易會吸引了70多萬觀眾,簽訂意向采購協議達16.2億美元。臺灣名品交易會旨在創造兩岸經貿互動的高效平臺,挖掘兩岸市場的新商機,從而打造出兩岸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南京會展業跨越式的發展,不僅得益于市會展辦的全力支持,也離不開南京數十家展會公司的傾情助力。作為中國十佳品牌展覽企業之一的南京思德會展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德會展”)就是其中一位“助力者”。20多年來,該公司不斷發展沉淀,平均每年完成300個以上的會展項目。比如,第七屆世界癌癥大會、第十四屆亞太智能交通論壇、中國電信采購大會、臺灣名品交易會等等。每一場展會背后,都凝聚了思德會展200余名員工的智慧和汗水。
在參與籌辦南京青奧會期間,思德會展積極與國際最高標準接軌,單單一個奧運五環標,就提前半個多月做準備,并提供多個打樣供青奧組委會選擇。“我們深知成于細節、贏在執行。客戶對于設計上的任何疑問,我們都高度重視,及時做好精確修正。”思德會展總經理徐紅波說。
2015年4月底舉行的“第十四屆亞太智能交通論壇”也是思德會展的大手筆之一。該論壇是亞太地區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智能交通盛事。2014年上半年,思德會展受江蘇省交通廳及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委托,成為2015年亞太智能交通論壇的主場服務商。
主場服務商是塊雙面膠,是主辦方、參展商與場館之間溝通的橋梁,因而頗受各方的青睞。我們需要提供展會場地的規劃,展位區域的劃分,現場的管理與服務、協調等各種展務工作,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展會組織者的壓力。”徐紅波對記者解釋說。
談及會展工作的不容易,徐紅波由衷地說道:“會展的整個流程較為復雜,從咨詢規劃到創意設計,從內部制作到現場管理,客戶對我們的期待是顯而易見的。為了不辜負他們,也為了超越這份期待,我們在設計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在現場服務上精益求精,從而為南京會展業的發展積累了諸多優質客戶。”
南京會展業盡顯“國際范兒”
亞洲自行車展自2013年單獨舉辦以來,境外品牌占比均超過80%;2014南京國際時尚消費品博覽會,海外展商占比超過40%;第32屆中國江蘇國際自行車電動車交易會,展位首次突破5000個……在會展業的發展中,南京主動與國際接軌,大力提升展會活動的國際品質。
據尹文介紹,兩年來,南京市共舉辦國際性展覽70余場、國際性會議近一千個,并積極主動加入相關國際組織。2013年,南京寧菲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國際展覽業協會(UFI)注冊會員,所主辦的“亞洲戶外用品展覽會”獲得該組織認證,成為國內首個被UFI認證的戶外行業展會。2014年1月,南京市會展辦獲準加入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這意味著南京市會展業向國際舞臺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加入UFI、ICCA,是推動南京會展業國際化更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提升南京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性活動來寧舉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會展業的國際化建設,尹文給予了充分肯定。
據介紹,南京已成功引進一些國際品牌展會,如順利移植舉辦中國(南京)國際建筑裝飾展、中國(南京)國際物料配送、搬運及物流信息化展覽會;簽署亞洲戶外用品展覽會、亞洲自行車展覽會新的五年合作協議等等。如今,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博覽會,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展會之一。
此外,一批高規格、高層次的會議活動陸續在寧舉辦。“2014年天翼手機交易會暨移動互聯網論壇”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手機交易會之一,觀展人次突破30萬,美國高通公司以及蘇寧云商、騰訊、聯想集團等企業高管現場進行腦力激蕩。“中國國際裘皮年會”是首次在國內舉辦的全球皮草行業盛會;“世界農業獎”作為目前世界農業高等教育領域唯一國際性獎項,2014年有來自美國、法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專家參與了頒獎典禮。此外,“第21次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APEC氣候研討會”“中非文化遺產論壇”“第五屆孤獨癥國際研討會”等層次高、國際影響力強的活動紛紛在寧落地,大大提升了南京的國際形象。
“大會展”大的不只是體量
“在展會品質得到提升的同時,我市節、賽、演等業態體量進一步加大、影響力也進一步擴大。”尹文認為,相對于中小型會展,大會展對社會貢獻的價值更為突出一些。
近年來,南京舉辦了一系列大型賽事,吸引了社會廣泛參與,獲得各方好評。青奧會、中超聯賽、亞冠比賽、馬拉松邀請賽等成功舉辦,展示了南京會展形象,體現了會展企業參與國際體育賽事的實力。例如,近30家會展企業深度參與了“亞青會”“青奧會”的籌辦和舉辦的各個環節,努力提供包括賽會賽場、展覽搭建、廣告設計等多方面的優質高端服務,為辦好“亞青”“青奧”盛會貢獻了力量。
另外,節慶活動方面也收獲頗豐。2014秦淮燈會接待旅游者近兩百萬人次,同期增長近十個百分點;農業嘉年華首次搬到“田間地頭”,頗接地氣;“秋棲霞”紅楓節單日客流量高達10萬人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固城湖螃蟹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再創歷史新高,成了吃貨的最愛……各類活動的成功舉辦,凸顯了節慶活動的活力。
除此之外,演藝文化交流活動也日益頻繁起來。第14屆南京文化藝術節、2014名城會專場音樂會、“同樂江蘇”南京國際爵士音樂節,以及蔡琴、毛阿敏巡回演唱會等演藝文化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南京市民坐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演藝盛典,真是美事一樁!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南京市會展業與國內會展強市、國際會展名城的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如何縮短這個差距,是我們工作的重心所在。”對于南京會展業下一步的發展,尹文有著清晰的工作思路。這不,招展引會的工作、品牌展會的發展、會展人才的培養等10項內容已納入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