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議、社團會議、政府會議、事業單位會議構成了我國四大主要會議市場。然而,目前企業會議大幅增加,占到我國會議市場近70%,政府機構的會議逐年減少。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我國會議市場也正步入“新常態”。在此背景下,作為接待會議團最多的主體,酒店業該如何應對挑戰,更好地對接會獎旅游市場?
《2014年中國會議統計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舉辦會議的主要消費有三項,即住宿費、餐飲費和會場費,這三項消費占到一個會議全部消費的70%以上。更多的會議主辦機構接受了服務貿易的理念,“辦會花錢買服務”意識逐漸增強。同時,由于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對我國會議產業的消費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13年我國的會均消費為14.4萬元,而2014年我國的會均消費為12.7萬元,比2013年下降了11.8%。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武祥表示,當前會議產業生態中的企業,包括會議型酒店,需思考如何減少供給過剩和零和博弈,解題之道需要頂層設計,即要有創新商業模式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會議型酒店可借鑒別的行業的商業模式,運用多種經濟工具,從縱向發展轉向橫向發展。
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會議酒店聯盟榮譽會長王濟明認為,當前形勢下,會議型酒店要做多元的市場,順應小微企業會議數量漸增的趨勢,充分整合各種資源。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酒店業應前瞻市場再定位,尊重并契合客戶和市場的需求,產品匹配贏市場;不以價格取勝,提升價值為王;開發有效的多元化市場,多方借勢,開創營收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