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會展經濟持續繁榮,會展業知識資源特色突顯。在大量創造性成果不斷涌現的同時,知識產權糾紛頻發,引起各方關注。
“知識產權在貿易投資領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國參展企業應充分重視知識產權問題,呵護中企自主創新的種子,尊重海外知識產權,促進交易進行。”商務部條法司知識產權處處長張昊在近日召開的出國展覽知識產權培訓會上表示。
“部分企業對知識產權不重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侵權了。”中國貿促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副主任譚劍在會上分析了境外知識產權糾紛頻發的原因,很多企業對知識產權不了解,無意中造成侵權。除此之外,還存在出境參展渠道日趨多元化、社會化專業化法律服務未與企業需求對接等問題,為知識產權保護帶來新挑戰。
譚劍建議,首先應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其次,發揮貿促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開展企業知識產權培訓,幫助企業更好地防范與應對出國參展中遇到的知識產權糾紛。最后,強化對企業應對境外知識產權糾紛的資金保障,組織律師團隊為企業提供現場法律服務。
“我們不僅要做好‘硬服務’,還要兼顧‘軟服務’。”中國國際商會會展部部長郭英會強調,展會推廣、展品運輸等方面的“硬服務”固然重要,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全方位加強信息咨詢,幫助參展企業樹立尊重知識產權和維權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好“軟服務”工作。
國際展覽會是展示新產品、交流新技術的平臺,各國企業可以通過展會樹立品牌形象、展示自身實力,完成貿易洽談。展會上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絕不能成為危害貿易投資環境的障礙。我國企業應時刻保持警惕,牢固知識產權意識,拒絕克隆,走原創之路。
據了解,自2009年開始,商務部就在多個海外大型展會上設立了知識產權服務站。中國貿促會也通過開展相關培訓、建立知識產權專業網站平臺等方式助力企業國際化經營。當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出現時,政府、行業組織、專家應多方合力,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方面的咨詢,幫助企業維護權益,為中國企業創造良好的境外參展知識產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