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發(fā)布時間:2017-07-19 更新時間:2017-07-19 作者: 點擊次數(shù):4087
近日,從中鐵二十二局了解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建設目前正有序推進。記者在該項目重慶路至會展南站區(qū)間施工現(xiàn)場看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工人們正有序地施工,呈現(xiàn)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項目整體建成后室內(nèi)展示面積達50萬平方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中鐵二十二局一公司承接了珠江口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機場北至會議中心段地鐵工程)。
中鐵二十二局一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機場北至會議中心段地鐵工程,線路全長8.36公里,共設5座地鐵車站,2016年10月開工建設,土建工期13個月。中鐵二十二局一公司負責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工程一站一區(qū)間,即重慶路站、重慶路站到會展南站區(qū)間,主要涉及明挖、盾構、暗挖三種施工工法。
相關負責人指出,施工地是人工填海造陸的濱海灘涂區(qū),在這樣的淤泥地質(zhì)條件下修建地鐵,如同“豆腐”里干工程,面臨很多技術難關。為了在“豆腐”里保證明挖基坑安全,中鐵二十二局一公司建設者采用地連墻工藝,相當于在施工范圍外部制作混凝土圍欄,施工在圍欄里進行,杜絕了淤泥不穩(wěn)定性對施工的影響。然而深達34米的地連墻,穿過淤泥后,下方還需要深入花崗巖巖體內(nèi),最深入巖達8米。一公司項目部考察研究反復試驗,優(yōu)化施工工法,采用地質(zhì)鉆機在花崗巖巖體上,先鉆出無數(shù)個“馬蜂窩眼”,再用沖擊樁機進行沖擊,采用此施工工法,施工工時大大節(jié)省。
此外,施工場區(qū)聯(lián)通珠江海,由于海水壓力大,車站抗浮要求高。建設者在車站內(nèi)設置抗拔樁,最深入巖達14米,若要用沖擊樁機進行施工,根本無法滿足工期要求。項目部積極調(diào)研類似工程,經(jīng)過比選后,采用旋挖牙輪合金鉆頭鉆孔,3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1個月的施工任務。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位于大空港新城片區(qū),項目用地面積達148萬平方米,一期及周邊配套設施總投資達867億元。一期計劃于2018年9月建成。建成后,將成為凈展示面積僅次于德國漢諾威會展中心的全球第二大、國內(nèi)第一大的會展中心;整體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會展中心。屆時,將成為深圳市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