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進國家會展中心建設,力爭2020年前投入使用?
發布時間:2017-07-31 更新時間:2017-07-31 作者: 點擊次數:4869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會展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天津市將推動會展專業設施建設。推動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前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津洽會、融洽會、旅游產業博覽會、華博會等本市品牌展會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充分發揮展會的招商引資、貿易促進功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引進、培育一批符合本市產業特點的展會項目。
《意見》提出如下發展目標:天津市會展業經濟規模實現穩步增長,政策體系基本完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設施條件極大提升,對外開放持續深入,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到2020年,全市各類展會達到200個,展覽面積突破280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以上規模展會項目突破50個,國際化展會達到50個;會展業直接收入達到15億元,拉動相關行業收入達到150億元。
《意見》提出天津市將推動會展專業設施建設:
第一推動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前投入使用。加快梅江會展中心二期和濱海國際會展中心建設、維修進度,完善商業配套,提升綜合服務功能。落實專業會展設施非營利公益性設施屬性,給予項目建設投資相關政策支持,落實國家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支持展館設施設備提升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鼓勵展館運營體制改革和運營機制創新。
第二大力培育品牌展會。進一步提升津洽會、融洽會、旅游產業博覽會、華博會、臺博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等天津市品牌展會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充分發揮展會的招商引資、貿易促進功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持續支持專業展覽擴大規模,提高展會品質,擴大國際影響力。結合天津市優勢產業,加強與專業行業協會、會展龍頭企業、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引進、培育一批符合天津市產業特點的展會項目。
第三加強行業主體建設。大力引進國內外會展企業落戶天津,鼓勵國際知名會展企業在津設立區域總部或辦事處。支持多種所有制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參股、聯合等形式組建大型展覽集團。引導會展企業收購、兼并、聯營展會,擴大經營規模。推動會展企業上市掛牌,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整合優質資源,加快做大做強做優。
第四促進產業聯動發展。充分發揮會展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市場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以會展業為龍頭,構建以先進制造、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交通物流、金融服務、商業旅游等為支撐,以廣告、策劃、設計、印刷、租賃、施工、現場服務等為配套的產業集群,形成行業配套、產業協作、運行高效的會展業服務體系。
第五大力開拓展覽市場。推動天津市展覽機構與國際知名的展覽業組織、行業協會、展覽企業等建立合作機制,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展會到天津市合作辦展。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國家戰略及多雙邊和區域經貿合作,支持天津展覽企業以收購、合作、自辦等方式發展境內外展覽項目。支持會展業開展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和開拓市場活動,進一步提升天津市會展業影響力。
在加強會展業改革創新方面,創新會展業管理機制,建立天津市促進會展業改革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推動會展行業轉型升級,鼓勵會展行業開展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會展業信息化進程,實施“互聯網+展覽”戰略,推動重點展會從線下走向線上,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開展O2O2O(線上搜索、展會對接、線上交易)經營模式。推進市場化進程,嚴格規范各級政府辦展行為,減少財政出資和行政參與,建立政府辦展退出機制,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力度。改善金融保險服務,鼓勵商業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在現有業務范圍內,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創新適合展覽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推動開展展會知識產權質押等多種方式融資,進一步拓寬辦展機構、展覽服務企業和參展企業的融資渠道。完善融資性擔保體系,加大擔保機構對展覽業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在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方面,加強政策資金引導,落實財稅政策,營造寬松的辦展環境,強化會展活動安全管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專業人才體系建設。完善行業誠信體系、善會展業標準體系,建立會展業統計辦法,發揮中介組織作用。
《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進一步促進會展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同配合。要求天津各區要根據本意見,結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王冰潔)
以下為會展中國于2016年7月和今年4月份采訪兩位會展專家時,他們對天津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和京津冀會展中心選址提出的建議。
張效林:天津新展館選址事關區域會展競爭力
在加速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會展業如何更好地促進三地融合?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秘書長張效林在做客由中國經濟網和會展人微廣播共同打造的“會展濤客”視頻直播時表示,京津冀三地的會展業發展必須納入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盤子當中,在三地核心區位建一個超大型展館。
張效林介紹說,在展覽圈里面有一句話,叫做“燈下黑”,多年來,一些行業大展能夠在北京辦的就不會到天津辦,所以和同為直轄市的北京、上海相比,天津的會展資源相對薄弱,沒有幾個行業品牌大展,這些大展資源基本上還是在北京。所以既然要在天津建國家會展中心,就應該是為整個區域服務,而不只是為天津市本身的會展服務。如果為天津市本身服務就沒必要建這個館,因為現有的梅江會展中心、濱海會展中心和天津老國展目前還吃不飽,沒必要再因為新館定位和選址不當,造成不必要而巨大的資源浪費。
張效林強調,新展館如果說為整個區域服務,特別是為了承接在北京或是已流失到外地的各大行業品牌展會服務,在選址上就要設置到津西北靠近北京和河北的地方,也就是靠近北京新機場、京滬高鐵高速、京臺高速和通向華北、東北各主要省區的主要通道的方向,而不是放在現在所規劃的津南北楊村的位置。如果能夠重新論證天津國家會展中心的建設地點,放到天津、北京、河北交界的武清區,從區位優勢上就可以期待會展發展的前景,把這個項目建好就能彌補京津冀地區缺乏超大型展館服務的不足。
對此,張效林呼吁,希望通過多方的努力能促使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個場館的投資大約要二三百億,如果建設不當將損失巨大。“所以要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真正帶動京津冀會展和產業發展。”
劉大可:雄安時代了,京津冀會展中心怎么辦?
無獨有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經貿與會展學院院長劉大可教授在接受會展中國的采訪,探討“雄安時代了,京津冀會展中心怎么辦?”
時,也提到了自己對于京津冀區域大型會展中心規劃的看法。
劉大可表示,雄安新區的提出,不僅進一步堅定了倡導建設40萬平米會展中心的信心,而且在選址、功能定位方面也不會因雄安新區的提出而有所改變。如果說北京、天津、雄安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形成“黃金三角”的話,那么,首都新機場10公里商圈內建設的會展中心(如下圖所示)正是這個“黃金三角”的心臟。
劉大可教授建議將新的會展中心選址在北京新機場附近,考慮到該中心在中國北方地區的突出地位,建議命名為“中國北方國際會展中心”。(見下圖標注)
名稱:中國北方國際會展中心
地址:首都新機場10公里商圈
面積:室內展覽面積不低于40萬平方米
功能:以舉辦商貿展覽為主體,集展覽、會議、活動、辦公、餐飲、娛樂、購物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會展綜合體。
協同:空港經濟與會展經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