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展館,用這些展會見證了輝煌的70年
發布時間:2017-10-10 更新時間:2017-10-10 作者: 點擊次數:4336
恰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內蒙古展覽館也迎來了40歲的生日,展館與自治區同時慶生。據人民網消息:8月7日上午,內蒙古展覽館迎來尊貴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代表團全體成員來到這里,參觀《守望相助
團結奮斗——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展覽》。
內蒙古展覽館成為自治區展示各方面成就重要窗口
恰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內蒙古展覽館也迎來了40歲的生日,內蒙古展覽館與自治區同慶。展覽館因自治區成就展而誕生,1977年,為迎慶自治區成立30周年,自治區政府成立了內蒙古展覽辦公室。1987年,作為自治區成立40周年獻禮項目的內蒙古展覽館大樓建成,內蒙古展覽辦公室更名為內蒙古展覽館。為舉辦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展覽,內蒙古展覽館又進行了“展廳改擴建”和“樓內外維修工程”。
展覽館設施、功能齊全,布局合理。場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室內展廳面積12000平方米,室外展場40000平方米。擁有中型規模展覽廳,展覽區包括13個展廳,由13個既獨立又相通的現代化展館組合而成,可根據展會的規模自由組合,展館內可容納國際標準展位300余個。配套服務包括磁卡電話、貴賓洽談室、會議中心辦公室和為辦展單位準備的展覽現場辦公室。環境優美,展廳明亮,分和有致,是展覽展銷的理想場所,是大型活動的首選。
據悉,展覽館成立以來,先后舉辦過自治區成立40、50 周年成就展覽,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0、80周年展覽,全國教學儀器、“蒙交會”、綠色食品,全國醫療器械展覽,全國農牧林機械展覽等一百多個大中型展覽、展銷會。在全國大型展覽中受到國家領導的好評,各招展單位的認可,多次獲獎,招商引資上百億,99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先進單位,為自治區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見證著內蒙古日新月異的進步與發展。
內蒙古展覽館成為傳播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重要陣地
40年來,內蒙古展覽館相繼承辦了“共和國美術經典——2012中國美術館典藏美術作品內蒙古展”“中國夢·全國名家書畫藝術大展”等多個大展,每一個展覽無不浸透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同時,內蒙古展覽館把傳播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2015年9月,舉辦了“草原文化遺產日暨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短短7天,接待120多個團體和21萬名觀眾,參觀群眾感嘆,這樣的展覽太好了,喚醒了我們的民族記憶。2016年9月,展覽館承辦“內蒙古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宣傳展示活動暨蒙古族傳統刺繡藝術展”,展出了全區各盟市的典型刺繡樣式,同時舉辦蒙古族拉弦樂器音樂會。展覽非遺傳承互動區,傳承人現場展示馬頭琴、潮爾、四胡的制作技藝。
展覽館還與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合作,打造“文化亮麗內蒙古”展覽名片。先后推出“內蒙古十大文化符號展”等展示展演活動。天南地北的乘客,通過直觀的視覺審美,了解內蒙古,走進內蒙古,提高了內蒙古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內蒙古展覽館成為促進草原文化創意創新重要平臺
2015年,內蒙古展覽館承辦“草原文化創意設計與創意產業展”,展出了100多家院校、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作品(產品)1500多件,并評出了創意設計等獎項,這是自治區首次大規模專題性文化創意展,為自治區實現文化創意設計與創意產業共贏搭建了良好的對接平臺。隨后,成立了“草原文化創意設計協會”。
2016年1月22日,展覽館又舉辦了“全區非遺年貨展”,這是促進全區傳統工藝加快走進現代生活的一次嘗試。活動歷時10天,觀眾11萬余人次,大家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也感受到了挖掘發展傳統工藝的巨大潛力。
2016年6月29日,第十三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期間,承辦了“首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會”,展出334家企業近2萬件創意產品、217套(組)近2400件文化創意作品。展期內有13個項目簽約,金額達122.1億元。
為培育中小學生的文化傳承和創新自覺,展覽館從2016年1月啟動了“傳統文化月月傳”社教品牌活動,已舉辦“哈尼卡——紙偶會說話”“剪紙里的草原文化”等18期活動,7000多人次參與,深受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歡迎。
如今的內蒙古展覽館,不僅是目前內蒙古最大的展覽場所,40年來一步一個腳印扎實的成長歷程,也使其成為了內蒙古第一座大型、綜合性的展覽場館,是呼和浩特的標志性建筑,是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商貿、科技交流的重要場所,是內蒙古地區與國內各省區及國際間進行合作交流的重要對外窗口,是內蒙古接待國內外展覽、展銷活動的中心,也是目前內蒙古最大的展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