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效果大不如前,攻堅價格戰的模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8-05-14 更新時間:2018-05-14 作者: 點擊次數:4139
價格戰發生在全球商業版圖的各個角落,降或不降考驗著參與者的博弈技能。在第123屆廣交會上,展商們也面對著這樣的困境,如何破局?
訴苦價格戰:看貨比下單多,跨境電商壓榨利潤空間
目前,大多數廣交會展商對價格戰的理解,似乎僅限于降低價格,就能贏得訂單……
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經理Jason提到,現在廣交會訂單量總體有所增長,但由于受大環境影響,有效訂單仍顯不足,價格戰情況十分嚴峻,訂單利潤空間有限。“公司成立24年了,廣交會也參加了十幾年,總體變化還是蠻大的,前幾年大的批發商客戶會帶實際訂單現場詢價下單;現在由于受到跨境電商沖擊,以及市場大環境的轉變,歐美采購商減少,更多是非洲、東南亞、菲律賓、日韓、印度等客戶,而且參加的這些采購商更多的是來看款式,詢問價格,不一定有實單。”
“現在市場不好做啊!這些采購商都是貨比三家,主要還看價格。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外貿行業,外貿的利潤空間愈來愈少,同行業競爭愈演愈烈,價格方面也越來越透明化,尤其是輕工業這一塊,你能做的,大家其實都能做,都是一樣的面料,大同小異的設計。”揚州百發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凌晨表示。
他告訴雨果網,其實大家都知道價格戰不好,不是長久之計,久而久之,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或多或少會“偷工減料”。但是境外采購商對價格相當敏感,而且跨境電商的發展,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壓縮了傳統外貿行業的利潤空間,現在外貿不好做!
另外一家創立于1947年的老牌廠商——福建龍巖喜鵲紡織有限公司也參展,業務負責人提到公司是以毛巾、沙灘巾、浴巾為主,主要銷往日本、俄羅斯等市場,日本、俄羅斯市場的采購商對于價格方面也是很關注的,尤其是日本,他們對于毛巾的選擇會以棉質,花紋、圖案小清新為主,但他們每次展位詢盤第一個問題就是價格,價格不合適的話,就絕對不合作。
突圍之戰:三種模式,力挽狂瀾
價格戰只能打一時,不能打一世,今天這家展商價廉一點,明天另外一家價格更低,總有一天難以維持產業鏈的生產,整個體系容易崩盤。
畢竟企業發展除了要訂單,也還要利潤的,目前一些海外采購商一味以價格為主導因素,企業只能從其他流程轉嫁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Jason就提到利用晉江泳裝全產業鏈的方式來降低價格戰對市場、對產品的沖擊,全面覆蓋紡織、漂染、印花、輔料、包裝、品牌等各個領域的完整產業鏈轉嫁成本,提升利潤空間。
另外,展館其他泳裝企業更是反映,都是挑著一些性價比高的訂單做。現如今粗放式的管理已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構建精益團隊,提升產品研發,做到無縫的客戶服務,已是現今泳裝企業重點所在。
其中,晉江泳裝協會負責人施芳芳提到,為了減少價格戰的輸出,協會提倡企業抱團出海,每個企業出30款左右的產品,結合起來分析整個市場環境,看哪些款式比較暢銷,或者哪些元素海外采購商比較青睞,會重點將這些元素結合到產品中。
章鎮牛仔的Jenny提到,廠家的出廠價與采購商的銷售價至少有近10倍的差距,廠商沒有必要為了微薄的利潤而不斷退步,就像溫州鞋業一樣,目前溫州鞋業在外商的眼中就是“便宜貨”,利潤相當低。“我們主要是內銷,產品是以廢舊布料來制作成一些小工藝品、旗袍、服飾等,偏文藝小清新一點,但這種中西結合的產品,海外消費者還是蠻喜歡的,尤其是牛仔小公仔,所以我們一般是情懷高于產品本身,一旦海外采購商覺得價格方面談不攏,我們會直接放棄,因為我們做的就是設計感,就是品質。當然如果量多的采購商,價格方面還是可以談的。”
大打價格戰的除了服裝類較多以外,目前鞋類產品也是不少,整個鞋類展館很少能看到差異化產品,除了鴻星爾克、匹克等大品牌之外,其他廠商產品同質化嚴重,基本都在靠價格硬撐了。
不過,香港品牌DR.Kong卻走出不同的道路,負責人郭毅云提到DR.Kong提倡環保健康,其實產品和其他展商的并無不同,主要是設計理念,公司推出概念鞋,首創“驗鞋配墊,著鞋文化”,設計出適合不同兒童足部的健康童鞋。
其實,無論是晉江泳裝的全產業鏈,還是章鎮牛仔的設計感,又或者如DR.Kong的概念模式,都是對價格戰的一個突圍。
如果國內廠商想要逃離這場無休止的自相殘殺,完全可以聯合同行業供應商,統一價格水準,或者自創品牌,自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