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國際性商務會展不斷落戶,這個省很自信!
發布時間:2018-08-13 更新時間:2018-08-13 作者: 點擊次數:4142
云南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通過國際性、地方性等商務會、商品推介會等,使云南,特別是昆明成為世界了解云南的窗口,云南和昆明也成為中國走向東盟、走向南亞和走向世界的前沿陣地。
永久落戶昆明的“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昆交會)和中國—南亞博覽會(下稱南博會)不僅成為云南,以及中國與南亞交流溝通、開啟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推動不同語言、膚色、信仰的人們找到共鳴的一個窗口。
對于在昆明舉辦的各種國際性、全國性及地方性會展而言,昆明經歷了從上世紀80年代“騾馬大會”到如今“國內外大型商品展”的變化,云南也從邊陲省份走向了世界的前沿。
無論是會展業體制改革,還是提高審批效率;無論是每年都攀登新高峰的南博會、花博會、旅交會,還是構建以云南為軸心的互聯互通建設,其注腳都是4700萬云南人的幸福生活。
從國際性商品會展看,昆交會從1993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5屆,而南博會從2013年至今成功舉辦了5屆,國際農博會、國際花博會、國際旅交會等也相繼引入云南,落地昆明等地成功舉辦。
不難看出,云南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通過國際性、地方性等商務會、商品推介會等,使云南,特別昆明成為世界了解云南的窗口,云南和昆明也成為中國走向東盟、走向南亞和走向世界的前沿陣地。
大型國際性商務會展不斷落戶云南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經國務院批準,由商務部和云南、四川等5省一市(成都市)共同承辦的第一屆“中國·昆明商品出口交易會”在昆明成功舉辦,從而吹響了世界的目光開始頻頻聚焦昆明、了解云南的號角。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共謀聚力下,以“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為主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成功舉辦。
2004年,已在昆舉辦了11屆的昆交會更名升級為“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之后,昆交會承辦方之一重慶市升級為省級直轄市,承辦各方由原5省一市升級為云南、四川、貴州、廣西、重慶、西藏和成都市六省一市承辦。
省商務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云南會展業不管是次數還是規模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都不斷發展壯大,云南會展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以昆明為龍頭,向周圍輻射的良好態勢。
昆明博覽事務局局長李華生介紹,1999年昆明世博會后,云南躍升為我國會展業的熱點地區,進入2000年以后,云南的會展業形勢越來越好,各種節慶會展活動不斷,形成了云南會展業的高峰期,并且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近年來,在云南舉辦了一系列中國一東盟之間的國際會議與論壇,以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節和國際旅游交易會等為平臺的國際商務活動在云南的舉行,為國際和區域商務活動搭建了平臺。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云南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加上云南政府的引導,如昆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不斷提升會展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向超區域性國際會展城市邁進,所以說云南會展業的國際化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李華生說。
其介紹,2003年,昆交會首次增設“東盟館”,東盟十國全部參展,中國與東盟實現在昆交會上的首次“整體對接”。
2004年,昆交會由“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會展從單純的出口變為進出口雙向互動交易會。
2010年,與昆交會同期舉辦的南亞國家商品展永久落戶昆明,搭建起云南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平臺和對話機制。
2011年,第18屆昆交會暨第4屆南亞國家商品展在昆舉辦,恢復實行輪值主席省和主題國機制。
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原設置為昆交會的次級的南亞商品展正式變更為南亞博覽會,同年,昆交會開辦變為首屆中國·南亞博南會暨第20屆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到2018年,第5屆南博會暨第25屆昆交會在昆召開,國際性的南博會已成功舉辦了5屆和昆交會成功舉辦了25屆。
從交易情況看,據省博覽事務局不完全統計,僅昆交會就從1993年的12億美元交易額到2018年的近2000億美元交易額,前后對比增長已超過了150倍。
會展業發展迎來艷陽天
多條國際直飛航線的開通,多個國際盛會常態化的落地,“走出去、引進來”在昆明近些年加快開發發展步伐中已變得十分具體。
瀾湄次區域博覽會將每年在昆明舉辦一次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昆明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也誠如馬爾代夫旅游藝術文化部相關負責人在第5屆南博會上說:“云南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
“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為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是省委、省政府為昆明確立的坐標、明確的定位、賦予的使命。”李華生說。
多個國際性展會的相繼落地,讓“開放”二字在云南、在昆明變得更為具體。
自1993年首屆昆交會成功舉辦以來,昆明已擁有一批知名的大型國際性和全國性會展品牌。
云南省社科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君表示,昆交會、南博會等的舉辦,提高了云南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加快了云南沿邊開放的步伐,完善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
其介紹,云南會展業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從無到有,不斷探索,不斷發展,走過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程。
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昆明市會展企業自辦或承辦的各類會展活動達2000場以上。相關展會不但吸引了眾多赴昆參展的國際商戶,也為昆明和云南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南博會是云南迄今為止舉辦的最高規格展會之一,它不僅帶動了商品交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平臺,為云南進一步擴大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云南會展業發展,陳利君認為,2017年7月,云南為落實國務院發展會展業規劃,省政府已正式出臺了云南關于會展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
云南地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次大陸結合部,是連接南亞、東亞和東南亞三大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南亞最大的鄰國,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南亞、南亞國家是世界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
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是各方的共同愿望和必然選擇。“1993年以來,每年舉辦一屆的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已經舉辦了5屆的南博會,在擴大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經貿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利君說。
對于昆明的會展業,李華生稱正迎來艷陽天。他表示,“十三五”期間,會展業列入昆明市“188”重點發展產業之一,迎來里程碑式發展機遇。
2017年,全市舉辦展覽活動149場,展覽總面積達273.4萬平方米;舉辦會議26414場,參會人數569.93萬人次;舉辦節慶活動210場;全市會展業實現總體經濟效益262.3億元。
其介紹,昆明會展業對全市重點產業的融合帶動、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作用逐步增強。在149場展覽活動中,與昆明“188”重點產業聯動融合的展覽活動達69場,占46.31%,接近“半壁江山”,涵蓋11個產業門類。
按規劃,云南會展業依托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現代物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食品與消費品制造等重點產業,以及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構建展會助推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持服務體系,培育和支持高端核心展會、重點專業展會、邊交會和地方民族特色展會等。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云南會展業將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