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600萬平!國內最大會展經濟園將問世?
發布時間:2018-09-03 更新時間:2018-09-03 作者: 點擊次數:4137
當前,山東正全面開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作為省會,濟南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也即將正式拉開帷幕。在這一關鍵節點,總投資規模近700億的“中國濟南·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落戶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帶動和引爆輻射作用。
總投資700億
助力濟南新動能產城融合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十九大之后國務院批復的首個區域性國家戰略,也是全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引領”的重要“一核”,濟南正用“濟南速度”在新舊動能轉換上“爭先”。一個個大項目正實實在在地支撐起先行區的主體框架,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其中綠地國際博覽城就是先行區大項目引爆、大兵團作戰,全面拉開建設發展框架的重要項目。今年6月23日,濟南市舉行《“中國濟南·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框架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綠地國際博覽城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具有引爆效應的重大綜合項目,總投資近700億元,項目計劃5年全部建成。
項目定位以“為濟南先行區注入新動能、新產業、新經濟、新生活”為目標,打造會展經濟、科技創新、高端教育、生態宜居等新動能項目,形成“一園、一谷、一區”格局,建設融合發展的生態創新新城,打造濟南新的會展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高端教育中心。
根據協議,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地上建筑面積約666萬平米,項目建設分為新動能產城融合、基礎設施代建兩方面內容。其中,新動能產城融合包括會展經濟園、科技先行谷、生活示范區等三大園區。基礎設施則是積極參與濟南先行區內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包括區域景觀綠化、市政道路、公共設施等。
補齊濟南“短板”
打造國內最大會展經濟園
會展經濟園是此次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的一大重頭戲。據悉,綠地將打造世界一流、中國第一的會展經濟園。
提到會展,大家腦海中浮現出的往往是琳瑯滿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流。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會展業與旅游業、房地產業被經濟學家并稱三大新經濟產業,會展業更被認為是現代城市發展、地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對省會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快捷便利、擁有眾多商品重要集散地的濟南來說,近幾年,會展業各類展會活動167個,其中,舉辦國字號、國際性會展16個。目前,濟南市擁有專業展覽場館2處,包括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和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共計7.2萬平方米,可容納國際標準展位4000多個。然而,以兩個專業展館的實際展覽面積來說,均無法承接5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
“濟南一直注重發展會展經濟,但是現有展廳面積仍存在瓶頸。”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此次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中的國際會展中心規模達到55萬平方米,室內展館面積達到45萬平米,可承接國內最大規模展會,改變濟南因為展廳面積受限而無法承接國際一流會展的現狀。
除此之外,綠地還將嫁接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和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等合作伙伴的成功經驗,對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進行全方位運營管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全球首座會展+產業融合發展的經濟園區。同時建設30萬平方米的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集群,重點建設齊魯國賓館,將其打造成山東省承接國際會議和商務活動的重要場所,具備承接G20國際峰會等級會議的能力。
“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中的國際會展中心,再加上正在建設的濟南西部會展中心將補齊濟南展館的‘短板’,會展業有望迎來加快發展期。”業內人士表示,濟南正在會展方面全面發力。
此前,濟南市政府曾印發《濟南市促進會展業發展若干措施》和《濟南市會展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了濟南會展業發展的“小目標”:到2020年,全市展館面積突破20萬平方米;展會數量突破220個;展覽總面積突破400萬平方米;實現會展業直接營業收入16億元,拉動相關行業營業收入200億元。
全面擁抱科技創新與學研機構
合作打造科創總部
綠地科技先行谷,也是該項目亮點之一。據悉,先行谷包括以先進動力產業為主的中科科技園;與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合作打造的綠地科創總部;將“產業、生活、學習、商業、商務”全息結合的云谷產業園。
科創產業也是目前綠地的重要戰略之一。今年7月份,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就曾表示,綠地新一輪轉型已在路上,最大特點就是綠地將全面擁抱科技創新實現升級,“誰能搶抓科技創新機遇,誰就能進化為‘新物種’并實現領跑。”
最近,綠地在該產業又有了大動作。8月13日,綠地“新物種”戰略首站落地在山東濟南,當日,綠地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簽約。據悉,雙方將合建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科綠地濟南新經濟科創園,并成立中科綠源創業投資基金。
張玉良表示,與中科院的合作,將推動各產業板塊嫁接科技內容、增加科技含量,助力綠地在各地新舊動能轉換中搶占先機。
而此番觀念也與濟南先行區的想法不謀而合。今年1月,天橋區政府與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將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山東中科科技園。山東中科科技園項目建成后,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物聯網等產業為重點,建成全國科技領域頂級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為科技創新和“雙創”提供全球服務共享平臺。按照規劃,先行區積極引進企業總部和科研總部,打造與CBD遙相呼應的CID(科創中心)。
引入國內外高端教育資源
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國際博覽城中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為生活示范區。該區域以全時生活、全民教育、全齡康養、全優服務為特色,引入國內高端教育資源,打造高品質的生活示范區,引領城市新生活方式。
按照規劃,先行區將按照小地塊、小廣場、小綠地、小馬路、小轉角等“五小”理念,塑造人性化的空間尺度,打造一個“城園一體”的綠地系統,實現出行200米見綠,500米見園,3公里進濕地和森林;引入美國索斯蘭國際學校、北師大濟南附屬學校等國內外高端教育資源。
“綠地集團已經切身感受到近期濟南營商環境的變化。好的市場環境和政務環境,十分有利于企業投資興業發展。綠地國際博覽城項目簽約后,綠地將用最快速度推進,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對于這個項目及濟南當下的營商環境變化,張玉良表示信心滿滿。
濟南市有關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該項目作為先行區的引爆項目,承載著城市未來的重要功能,對于濟南黃河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發展建設將起到開荒拓土的作用,助推濟南黃河北片區成為濟南未來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