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會主辦,中國科舉博物館承辦,復旦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震旦博物館、上海風語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博物館創新論壇”第二期日前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召開。我會袁再青會長為論壇致辭。中國文物報社首席研究員李耀申、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秘書長李金光、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南京市博物總館館長曹志君、江蘇美術館副館長陳同樂、復旦大學教授朱順龍等專家學者和非國有博物館、非財政支持博物館的代表參加了論壇研討。
本次論壇主題為“非國有博物館的生存與發展策略”,旨在分析當前非國有博物館面臨的生存發展形勢和機遇,探討非國有、非財政支持博物館如何立足自身優勢,用活用足相關優惠政策,不斷創新辦館思路和舉措,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館長馮家紅、震旦博物館副館長尋婧元分別作主旨發言,介紹了各自博物館的發展方向、運行思路和創新實踐。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深入探討,達成諸多共識。一是非國有博物館要摒棄一味靠等扶持的被動思維,轉變觀念,立足自身,在享受相關政策待遇的前提下,努力釋放內生活力,闖出一條機制靈活、集約高效的發展之路;二是非國有博物館在藏品體系和發展重心上要獨辟蹊徑,盡可能獨創自身特色,與國有博物館形成錯位優勢;三是非國有博物館在館址上要首選旅游熱點或觀眾集散便捷地段,形成區位優勢,不斷提升觀眾量和影響力;四是善于圍繞本館主題,策劃推出既有傳統文化核心價值又受觀眾喜愛的展覽、文創和公眾教育項目,努力增強吸引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