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贊助這個話題對于大多數展覽經理來說是如此令人煩惱。一方面,展會贊助依舊是參展商不愿意放棄的重要宣傳途徑之一。但另一方面,至今沒有可靠的數據報告能夠對贊助的投資回報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告訴參展商,贊助費有沒有打水漂。展會贊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達到預期,一直是參展宣傳推廣諱莫如深的“玄學”之一。
近期,針對參展商贊助費使用情況,MICE行業專家Travis Stanton調研了200位參展商,調研結果顯示,雖然呈現形式不同,但絕大多數參展商都不愿意放棄贊助可能帶來的收效。每次的贊助費用約占總體參展預算的9%。
最受歡迎≠最有效果
參展商認為,并非所有的贊助機會都是平等的,最受追捧的贊助方式有電子產品贊助(包括EDM推廣、活動官方APP內推廣、WIFI登錄界面推廣等),印刷品贊助(包括展會日報、會刊、展位圖等),以及標志物贊助(包括展板、電子屏幕、指示牌等)。
但有趣的是,受歡迎程度并不和產出比正相關。上述提到的這些最受歡迎的贊助形式,均不是收效最好的宣傳推廣方式。同樣的,出租車頂部廣告、頭枕罩廣告和公交車身廣告是最常見,卻被參展商普遍認為是最沒成效的三種贊助途徑。事實證明,最有效的形式是展會現場宣講和社交活動贊助。
贊助費虛高成參展商最大困擾
雖然大多數的參展商沒有設定可測量的目標來衡量展會贊助的效果,但近九成參展商聲稱贊助達到或超過了宣傳預期。事實上,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展會推廣贊助有助于他們改善與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關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展位流量,獲取更多的銷售線索。但同時,部分參展商在調研中指出,在合作過程中,組展商與贊助方的細節溝通會逐漸減少,提供的定制服務也逐漸同質化,難以使贊助效果最大化。
在幫助參展商達到宣傳預期上,振威展覽股份新疆振威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朝廣先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他認為,首先在前期贊助方案設計上,要考慮好展前、展中、展后的整體宣傳方案。其次要提前溝通好需要投放的媒體平臺、為展會贊助商設計專業買家/媒體針對性推廣和匹配計劃等等。此外,提前溝通好是否為獨家贊助,也有利于調整參展商贊助的預期。有時候,贊助商之間一些同行之間的競爭也會對展會贊助的達成起到促進作用。
調查顯示,有81%的參展商認為展會推廣贊助這一形式,擁有“中等”至“顯著”的發展潛質;但也有16%的人認為它們沒有什么價值;剩下的3%的參展商則對展會贊助呈悲觀態度,認為是“白白浪費錢”。
量化投資回報成未來展會贊助趨勢
參展商因為各種緣由,對展會推廣贊助又愛又恨。但一個壓倒性的呼聲是,現有展會普遍存在贊助費用虛高卻沒有明確的投入回報量化反饋的問題。參展商為了企業效益或者得到品牌推廣去參與展會贊助,主辦方如何把效果反饋給贊助商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振威展覽的做法是將整體媒體信息截圖文件(包括公眾號閱讀量,媒體轉載信息等)以及每日展館人流量反饋給贊助商,這些直觀的數據對于贊助商來說,就像是一顆“定心丸”。
近幾年,社交網絡的火爆,也讓贊助商們更加喜歡上微信朋友圈推廣這一贊助方式,振威展覽會為贊助商做一些小卡片,標明贊助商的信息,展位號等,通過媒體展示轉發推廣,從而達到吸引潛在客戶群體的目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看到更加豐富的展會贊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