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卓爾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舉辦了盛大開園儀式。這是阿爾山校友經濟論壇簽署并落地的首個文旅項目。
一個月前,首屆校友經濟論壇·阿爾山在興安盟隆重召開,論壇期間共簽署27個項目合作協議,簽約總金額近300億元。其中與卓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涉及文化旅游、通用機場、人才培養等5項合作協議。論壇結束后,興安盟與卓爾集團密切配合,積極對接,促使“卓爾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開發項目”順利落地,成為論壇簽約項目中首個成功落地的文旅項目,經濟論壇帶來的“蝴蝶效應”初見成效。
第三屆阿爾山金融科技論壇,中國生態文明(阿爾山)論壇,首屆校友經濟論壇,內蒙古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筑高端論壇,以“全球文明對話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永久主題的第二屆阿爾山論壇,第六屆中國民族區域法治論壇、第十四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僅今年6至9月份,就有近10個不同領域的高端論壇相繼在阿爾山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在這里匯智聚力,共謀發展、共襄盛會。
阿爾山因會展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專家學者們交流智慧、傳遞友誼、共謀發展的舞臺,因美麗成為專家學者心中的“達沃斯”。會展經濟為阿爾山開辟了一條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綠水青山壘起綠色希望
近年來,阿爾山市厚植生態理念培育綠色產業,強勢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逐年遞增,“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區”“中國氣候生態市”“中國天然氧吧”……阿爾山在綠色跨越式發展的路上思路明晰、步履堅定。如何在這樣一個擁有良好生態底色和旅游發展潛力的城市,研發新業態,賦予新動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成為阿爾山市面臨的新考題。
阿爾山將目光投向了會展經濟,希望通過辦會,進一步提升阿爾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阿爾山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直以來,會展業被譽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風向標、助推器”;會展經濟被譽為綠色經濟、高質量經濟、創新經濟和開放經濟,它為城市帶來的顯性價值和隱性價值難以估量。
2016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陳元到訪阿爾山,高度認可阿爾山的生態環境、文化氛圍、發展態勢,提出在阿爾山辦會的初步構想。他說:“阿爾山風景優美,四季各有特色,在全國也不多見,但知名度還不高,發展生態旅游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要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向生態要效益,把綠色轉化為財富。”
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高度肯定了阿爾山的辦會基礎,她認為:“服務于國家外交工作大局,搭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平臺,開展非政府間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十分必要。結合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前期所做的實地意向性選址工作,阿爾山具備論壇設立的區位、環境、人文等條件。”
于是,2018年9月,以“全球文明對話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首屆阿爾山論壇在阿爾山召開,各國各界精英600余人共議“區域治理、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深度解析“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立足草原、放眼世界,提出一系列務實舉措,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阿爾山也成為此論壇的永久會址。會展經濟為阿爾山展開了一個通向世界的窗口,吸納著能量,綻放著精彩。
事實證明,會展經濟在阿爾山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良好的生態環境、旅游資源,不斷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迅速提升的城市知名度,決定了阿爾山市在會展經濟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綠色底蘊決定發展底氣
阿爾山為什么能在會展經濟主辦方眾多選擇中脫穎而出?因為阿爾山手上的“牌面”十分好看。
阿爾山地處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國4大草原交匯處;森林覆蓋率達到81.2%,植被覆蓋率達到95%,是我國重要生態功能區;有著保存完好的亞洲最大的火山熔巖地貌,是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境內河湖密布,有大小河流23條,水資源總量8億立方米;境內擁有溫度不同、功能各異的四大礦泉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功能型礦泉之一;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3300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清潔空氣標準。
阿爾山集“陽光、空氣、綠色”三大網紅要素于一身,匯休閑、健康、時尚為一體,成為眾多大伽眼中的“東方小瑞士”。
對此,興安盟委委員、阿爾山市委書記高長勝信心十足:“什么樣的城市辦什么樣的會展是有講究的。國內外會展中心城市大體上分為市場優勢、旅游優勢、產業優勢三種類型。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阿爾山完全具有發展旅游業和會展業的先天優勢,旅游業與會展業將成為阿爾山經濟騰飛的雙翼。”
“阿爾山位于中國北疆,地處大興安嶺腹地,有著我國乃至亞洲不可多得的優質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們筑巢引鳳,統籌整合資源,全力推動綠色經濟、會展經濟以及論壇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喜人成果。”阿爾山市市長李賀說道。
會展活動是最有意義的城市廣告。通過歷次論壇的成功舉辦,阿爾山隆重地向世界推介了自己,展示了祖國北疆秀美的自然風貌和淳樸的風土人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阿爾山市旅游業的發展和爭取更多投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來到阿爾山參加武漢校友經濟論壇,她講道:“阿爾山太美了,阿爾山的人太幸福了,生活在健康的環境,阿爾山市的綠水青山、和諧安詳就是人類的夢想、追求的目標。”
世紀天潤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清海對阿爾山提出發展建議:“要發揮阿爾山生態優勢,保留阿爾山這片天、這片地,少開發,少破壞,這就是阿爾山最大的發展。”
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到訪,眾多媒體的轉播與報道,讓世界知道了阿爾山這座城市,發現了阿爾山獨具特色的自然之美,也帶動了高端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論壇經濟助推城市發展
任何會展都是對一個城市綜合管理能力、軟硬件環境的考驗。會展業素有“城市建設的加速器”之稱。近兩年,阿爾山論壇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應的城市建設和接待能力、治安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為滿足論壇接待需要,2018年9月,歷時四個月、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的阿爾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建設,客服中心排污系統全面改造,景區衛生間升A晉級,旅游公路改造升級……阿爾山論壇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催生著一系列城市配套工程的實施。
為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阿爾山建成了覆蓋城市公共區域、治安卡口、居民社區、旅游景區等場所的視頻監控系統,聯入社會資源116路。并補齊智慧公安建設短板,在機場、火車站建立人臉識別系統。“互聯網+旅游”平臺投入使用,旅游綜合執法局、旅游警察大隊等相繼成立,“1+3”綜合監管體系日益完善。2019年論壇會展期間,累計出警近千人次,保障了論壇期間群體性活動安全。
同時,阿爾山立體交通體系也日臻完善,從國省干線和鎮村公路、旅游公路的逐步升級,再到正在籌建的高鐵,逐年增設航線的航空,阿爾山的城市出入能力顯著提升。
此外,會展對城市經濟發展推動極大,不僅能向世界展示城市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實力,還能提高城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高反過來又會通過吸引投資、促進旅游發展反哺城市經濟。
據統計,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大約為1:9,即會展場館的收入如果是1,相關的社會收入為9;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晚,這一比例目前也達到了1:6。會展業的發展不僅能直接帶來場租費等直接收入,還能拉動購物、餐飲、住宿、娛樂、金融、交通、通訊、廣告、印刷、房地產等數個行業的創收。
阿爾山自舉辦論壇以來,共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3000余人,這還不包括吸引來的開展產業產品展示、技術和信息交流、經濟貿易的大量商務客人和觀光旅游人數。據當地人介紹,阿爾山在開辦論壇期間,民宿和小型酒店每間房的住宿價格約可上浮200元至500元。可以估算,僅在帶動住宿方面,全市每天可增加收入約200萬-500萬元。
截至目前,阿爾山已成功舉辦了多場重要會議及會展活動。國家級論壇包括非公經濟前沿圓桌會議、第十四屆中俄蒙工商論壇、第二屆中國·阿爾山冰雪運動發展論壇、第二屆阿爾山金融科技論壇、中國生態文明·阿爾山論壇;自治區級論壇包括第八屆中蒙新聞論壇、內蒙古自治區健康旅居養老產業論壇、2018中國北方冰雪旅游“阿爾山論壇”暨自駕游峰會、盟級論壇包括南有海上那達慕,北有阿爾山冰雪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草原與海》旅游資源共享論壇等。
還有中俄蒙消夏音樂節、阿爾山國際養生冰雪節、阿爾山圣水節、阿爾山興安杜鵑節、雪地足球賽、極限越野登峰賽等多個自辦的知名會節活動等待做大做強……
會展經濟正在成為阿爾山經濟的新亮點,拉動發展的新引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相恒義 趙元君 胡日查 高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