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文章中,總書記強調了科技支撐對戰勝疫情的重要性,要求綜合多學科力量加快科研攻關,并對下一步重點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習近平: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和宿主、傳播途徑、致病機理、危害性致命性、診療方案、救治藥物以及患者康復后是否存在后遺癥等,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擔責任、盡銳出戰,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全國科技戰線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取得積極進展
·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并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及時向全球共享
·適應疫情防控緊迫需求,面向全國揭榜,分階段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
·采取老藥新用、研發新的治療手段、中西醫結合等方式,迅速篩選了一批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案,推薦到臨床一線救治
·采取多條技術路線并行推進疫苗研發
·通過對病毒生存環境、傳播途徑方面的研究,為制定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較短時間內構建了多個動物模型,為藥物、疫苗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
·專家學者及時發聲、答疑解惑,穩定人心、堅定信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下一步重點工作
1. 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切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要把危重癥患者救治當作頭等大事,強化科研攻關支撐和服務前方一線救治的部署,堅持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協同,讓科研成果更多向臨床一線傾斜
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同時根據一線救治需要再篩選一批有效治療藥物,探索新的治療手段,盡最大可能阻止輕癥患者向重癥轉化,切實提高治愈率
要采取恢復期血漿、干細胞、單克隆抗體等先進治療方式,提升重癥、危重癥救治水平,盡量降低病亡率
2. 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為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準備
要加快推進已有的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同時密切跟蹤國外研發進展,加強合作,爭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床試驗和上市使用
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體系,建立國家疫苗儲備制度
3. 統籌病毒溯源及其傳播途徑研究,搞清楚病源從哪里來、向哪里去
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體的結合特征,評估可疑動物作為中間宿主的可能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提高精準度和篩查效率
4. 做好患者康復和隔離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
病人心理康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時間長了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
要高度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動員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5. 完善平戰結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
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加強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和能力建設
要統籌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體系化對抗能力和水平
要研究建立疫情蔓延進入緊急狀態后的科研攻關等方面指揮、行動、保障體系,平時準備好應急行動指南,緊急情況下迅速啟動
要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推進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領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國家重點科研體系,布局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
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這些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6. 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7. 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國際合作
要加強同世衛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信息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