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暨展覽(以下簡稱“國際基建論壇”)是澳門重要的會展活動。將于6月19日至21日舉辦的第15屆國際基建論壇聚焦能源轉型與數字化發展、綠色投資與ESG管理、國際工程數智融合、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建設、爭端解決與風險管控、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話題。
商務部近日舉行的第15屆國際基建論壇新聞發布會透露,本屆國際基建論壇呈現六個特點:以“綠色創新 數智聯通”為主題;論壇規模創新高,“朋友圈”持續擴大;同期舉辦的專業展覽豐富;發揮行業引領作用,繼續權威發布“一帶一路”相關指數及報告;精準對接各方需求,務實推動商務洽談和項目合作;突出澳門元素,助力澳門中葡平臺建設,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為澳門帶來更多機遇
“國際基建論壇作為全球基礎設施合作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年度盛會,極大地提升了澳門的國際影響力。”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會長何海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2年國際基建論壇由北京移師澳門舉辦以來,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國際基建論壇和同期展覽對澳門業界的引領帶動作用。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表示,本屆國際基建論壇突出體現三個“新”,即“新風口、中葡合作新空間、新機遇”。
據悉,本屆國際基建論壇突出展示中葡商貿服務平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合區、泛珠“9+2”機制、現代金融等澳門元素,鼓勵和支持更多適合澳門本地市場需求的參展企業展出最新工程技術、機電裝備和服務產品,全面展示澳門“1+4”多元產業發展成就,促進澳門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助推澳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2021年公布以來,我們持續組織與深合區相關的活動項目。”國際基建論壇組委會相關人員介紹,本屆國際基建論壇將發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葡語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反映澳門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葡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梁,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深化中葡基建合作的成果。
《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澳門特區政府推動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策略的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稱,澳門在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游休閑業的同時,大力推動澳門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為澳門長遠發展提供支撐,為澳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創造更大可能。
“近期出臺的多項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將為澳門經貿活動和基建項目合作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余雨生表示。
據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官網發布的消息,澳門將利用“團進團出”方式多次往返澳琴的出入境便利措施,實現“來澳參會,住在橫琴”,降低到澳門參與會展活動的成本,支持澳琴會展業發展。
體現澳門的優勢資源
第15屆國際基建論壇展覽規模將擴大至8000平方米。其中,澳門展區將邀請澳門基建相關重點企業參會參展。與此同時,主辦方走訪了多家內地的央企和頭部企業,并舉辦境外市場推介會,吸引貼近澳門市場的小型工程設備及智慧科技產品參展。
據悉,有20家金融機構、逾70家“ENR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去年參展參會,以實物與模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維度展現“中國建設”品牌力量。其中,特裝展位超過90%。論壇期間,主辦方組織澳門專業觀眾進行專題參觀,加深對前沿技術和設備的了解,并通過展前預約服務實現精準對接,推動澳門與內地、國際機構及企業加強商貿合作。
“國際基建論壇更多地體現了澳門的優勢資源。”派意市場推廣服務有限公司、派意國際會議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潘耀榮表示,國際基建論壇的舉辦,為澳門會展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日前,在國際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2023年國際會議協會市場年度報告》中,澳門在全球國際會議城市排名亞太區第20位,較2022年上升了34名,說明國際組織認同澳門會議市場的軟硬件優勢及競爭力。”在余雨生看來,用好會展平臺推動中國內地、葡語國家、“一帶一路”以及澳門等區域的經貿合作,從而實現不同產業的聯動,為澳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