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一直提倡“節儉辦賽”,這一點在首屆新加坡青奧會上體現得尤為突出。記者在獅城采訪青奧會數日間,處處感受到將“小國家大智慧”運用至極的簡約之美。
億元籌備金大多靠贊助
一年多以前,新加坡青奧會尚在籌備階段時,資金問題備受輿論關注。籌委會主席黃思綿曾對前來采訪的媒體表示,首屆青奧會將是一個成功的運動會,而不是一個奢侈的運動會。他們有信心一方面爭取贊助費,另一方面節約開支,而盡量不去向政府伸手要錢。
8月15日,記者到新加坡青奧會組委會采訪時,媒體服務部高級主管Cherry Chone女士表示,新加坡政府原計劃修建三個新館來辦首屆青奧會,但出于節儉辦賽的考慮,改為對原有18個場館進行改造。“這個決定大大節約了我們舉辦青奧會的開支。”她告訴記者,除了比賽場館外,此次青奧會的新聞中心是組委會租自當地一棟名為金沙大廈的寫字樓,而奧運村則是由南洋理工大學的教工宿舍改造而成。“這里的設施以及裝修一直很不錯。其實改造也就是在一些閑置房間安裝空調,以及在房間功能上的一些調整而已。改造好的宿舍樓需要接待萬名運動員和教練入住,從目前反饋的情況看很不錯。”
據說,新加坡為籌備賽事先后投入的資金總數是1億多元新幣(相當于5億多元人民幣)。“絕大部分來自民間贊助資金,考慮到投入和得到的比例,我們覺得已圓滿實現預期目標。”Cherry女士說。
街頭臨時搭的專賣店反成風景
從一個多星期前開始,在新加坡最繁華的鬧市烏節路上,出現了一排臨時搭建的板房,它們是新加坡政府專門設立的“青奧紀念品特許專營店”。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白色“專營店”類似國內工地普遍使用的簡易工棚,拆建極為方便。但在設計者的妙手改造下,這里添一個雕塑,那里加一個裝飾,再配以卡通有趣彩繪,竟也能露出建筑藝術品的格局和崢嶸。而盡管身處標志性商業街,幾步之隔便是林立高聳的各大百貨公司、商場以及國際知名品牌奢侈品的專賣店,它們卻絲毫不顯突兀,反在叢樓映襯下給人恬美安靜的觀感,成一道亮麗風景。
“當然我們在一些shopping mall內也會安排紀念品出售,但更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這種臨時建筑,這樣既滿足了賽事期間民眾的購買需求,又可以在賽后及時方便地拆除它用,避免資源閑置和浪費。更重要的是,它們很美,不是嗎?”Cherry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新加坡青奧會的場館除了由原先體育設施改建而成外,還有許多項目場館都是臨時搭建的,這又是一種利用既有資源避免浪費的舉措。據說擊劍、柔道、摔跤、拳擊、跆拳道、手球的比賽場,直接設在了新加坡國際會展中心的三個展廳,并且每兩個項目輪換使用一個展廳。這些地方的觀眾席自然也都是臨時安裝的活動座椅,賽后可立即拆除。
開幕式聯合彩排僅僅5次
記者曾采訪過幾位參加新加坡青奧會開幕式演出的學生演員,一個1400多人參加表演的節目方陣,自始至終只訓練過月余,那種全員參與的集體合練,更只有區區5次。相對應青奧會的國際大賽性質,這樣的訓練強度令記者咋舌。對此,Cherry女士的解釋是,演員和工作人員們大多數都是自愿報名,他們不是專業人士,這種參與本身就是在為青奧義務付出,所以“演出排練的前提是不會去打擾他們的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盡管Cherry強調降低訓練成本不是此舉的目的,但無疑,這樣人性化的舉措,也大大地減少了勞師動眾、長篇累牘的彩排預演所帶來的資源消耗。
不僅如此,在青奧會期間的交通管理方面,新加坡也竭盡所能將浪費減至最低。“組委會沒有購買豪華大巴來解決青奧會的運輸問題,而是租用一家政府控股公司的大巴,由公司派出400名司機從事運輸工作。”而盡管政府也為青奧會設立了專用通道,但任何時間段任何車輛都可以占用這股車道,只要它們能為需要通過的青奧車輛及時讓行。
場內應急接線板都寫進工作計劃
節儉并不代表可以馬虎,節儉也并不意味著草率,在南京派往新加坡掛職實習團成員的眼中,這一屆的青奧會雖然節儉,但并不簡單。昨天,團員之一、江蘇省體育局的朱曉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他眼中“不簡單”的新加坡青奧會。
看場館的時候,朱曉軍發現臨時比賽場館的運動員混合采訪區上面都裝有一排四盞很亮的照明燈,當時覺得很疑惑。后來才知道,有些比賽結束得很晚,而記者在混合采訪區集中拍攝運動員時,僅靠賽場的燈光拍攝效果會很差,裝了這四盞燈,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
“我們在實習中看到,有些比賽用的是臨時場館,需要現場直播,轉播用的各種電線、信號線很多,放在地上影響無障礙通道。電視轉播部門就把各種電線信號線扎成一束懸掛在空中,高度為4.6米。為什么要確定高度為4.6米呢?原來,新加坡規定載重汽車堆放貨物最高不能超過4.5米。因此,各種電線、信號線的懸掛高度都是統一的4.6米。”朱曉軍說。
讓朱曉軍感觸頗深的是,“以前經常聽說新加坡政府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政府之一。現在看來確實是名不虛傳。”他舉例說,組委會在落實工作時,不僅時間節點都一一標明,對于可能存在交叉的工作,更是確定得很精當,讓朱曉軍驚訝的是,連接線板都寫進了工作計劃。好多臨時比賽場館需要應急電源,這項工作由電力部門負責,不過接線板卻是由場館運營方提供的……這些都在工作計劃中寫得很明確。
“套用一句廣告語,簡約而不簡單。新加坡青奧會的‘細節之美’讓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