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校與會展企業的人才對接會,暴露了南京市會展業正在遭遇“人才短缺”瓶頸。“卡”在會展業“脖子”上的,不僅僅是會展人才數量上的不足,還源自于高校理論與企業實踐之間的“裂縫”。
會展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5月8日,在“南京部分高校和會展企業人才培養對接會”上,企業代表與高校積極對接,試圖通過合作努力,去彌補“裂縫”。
尷尬!會展辦沒招到會展專業公務員
“大約在三年前,市會展辦公務員招聘,一網撒下去,居然撲了個空。”南京市會展辦主任尹文說,招不到人的原因是,報名條件必須是會展專業本科。當時,呼啦啦來了60多號報名者,竟然一個會展專業的都沒有。眼看著其他單位公務員招聘即將進入面試階段,市會展辦的公務員招聘卻因為報名者不符合條件,早早偃旗息鼓。
“次年招聘時,我們思量再三,最終換了報名條件——經濟管理專業即可。結果,2個職位800個多人搶。”尹文說。公務員招不到人,會展專業人才的匱乏,從中可見一斑。
會展設計:要的是工程師,不是藝術家
南京思德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南京最早成立會展企業之一。該公司設計總監劉劍說,會展設計屬于創意行業,很多人因此有誤區,認為會展設計師,就是那種“不善言辭、特立獨行、充滿自我”的人。其實完全錯了,好的會展設計師往往需要“忘記自我”。他說,會展設計是商業設計,最終目的是實現銷售,會展設計師應該是滿足客戶需求的工程師,而不是藝術家。會展設計師必須有服務意識,善于交流溝通。
特別要強調的是“交流”能力。“很多才出校門的大學生做設計,作品出來自我感覺很好,可如果不是客戶想要的,一切是白做。接到項目,第一步就是思想交流,去了解客戶真正要什么,可以用好的創意去影響客戶,總之互相理解才能攜手做出好的設計。
作為企業代表,劉劍特別希望南京成立“會展業教育委員會”之類的機構,常態化開展崗前培訓、課題研討等,為企業儲備實用性人才。
策展人:要有“無中生有、白日做夢”的勇氣
亞洲戶外展、教育裝備展……這些年,南京國展中心自辦的展會規模越做越大,有的還做出了國際影響力。但南京國展中心總經理張建說,想招到合適稱心的策展人,并不容易。
他說,策展是個創新加激情的職位,需要“無中生有、白日做夢”的勇氣和創意。當年,國展中心“吃螃蟹”率先辦了亞洲戶外展,之后國內其他城市跟風又辦了七八個展。這樣大環境下,策展人必須不斷創新,才能做潮流引領者,也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讓自己的先發優勢穩固下來。他說,策展在很多高校是邊緣性學科,但其實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業者要熟知經濟走勢,具備一定會計知識,會交際,懂英語。
不過,他認為這幾年南京的會展“人才荒”已經有所改善,“最初我們得去旅游學院招聘,如今我們已經能招聘到會展專業的大學生了。”
“為了行業的良性發展,企業需要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銀都奧美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說,高校在培養會展人才的過程中,就得充分與市場、企業對接。銀都奧美近年來在南師大、南林大等設立了實習基地,目前公司30%的骨干員工來自于這些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