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產業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對促進地區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各地都將發展會展業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更加積極培育、引進品牌展會,制定政策扶持會展企業,改善辦展環境,提升軟硬件水平。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梳理31個省市自治區公布的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各省在規劃中均提到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支持舉辦會展活動。結合地域特色打造“大會展”概念,并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以展會促進產業提升。
各省市主要內容
北京
充分發揮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作用,挖掘高端商務、會展、休閑度假等消費潛力,拓展外來消費。在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全力辦好第二屆“京交會”。支持服務外包加快發展,促進文化創意、軟件等新興服務貿易增長。做好企業“走出去”服務,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展會、創制國際標準和境外并購。高水平辦好大型國際會議和會展活動。繼續擴大與港澳地區的經貿往來與合作,做好對臺和僑務工作。
天津
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建設進口商品交易市場。推出新一批服務業重大項目,基本建成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加快國家會展中心、津灣廣場二期、恒隆廣場等重點工程建設,建成華僑城歡樂谷主題公園、米立方水世界等一批旅游項目。
河北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精品線路和景區,打響“誠義燕趙、勝境河北”旅游品牌。推進大型商貿綜合體、特色商業街、農貿市場建設,促進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總部經濟等新興服務業發展。支持唐山籌備辦好2016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山西
加快發展服務業。大力實施“1511”工程,統籌推進各類服務業發展。著力打造“晉善晉美”整體品牌形象,加快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等重點景區改造提升,打造精品線路,開發特色產品,培育骨干企業,完善配套設施,做大做強旅游業。辦好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和第三屆農博會,做好第八屆中博會等重大展會參展工作。
內蒙古
大力發展服務業。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擴大服務業引導資金規模,支持服務業示范項目建設、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訓,重點推動30—50個特色鮮明、規模較大、輻射帶動力強的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積極發展旅游業,加快呼包鄂都市旅游圈、海額滿阿休閑生態旅游圈等8個重點旅游區域建設,扶持發展農村牧區旅游。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加強旅游宣傳促銷,提升旅游文化內涵。推動會展、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遼寧
加快發展城區經濟和服務業。加快建設60個省級服務業聚集區。各市都要有中央商務區,各城區都要有服務業聚集區,各縣城都要有中心商業街。培育百家服務業領軍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溝域旅游和鄉村旅游。增加國家級展會數量和規模,會展業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努力辦好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
吉林
抓住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更名升格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重要機遇,積極構建推動東北亞各國政府間交流合作的對話平臺,提升我省在全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戰略地位。繼續辦好各類國際展會,促進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吉林開放度。
黑龍江
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推動現代服務業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增加比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加快發展金融、信息、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住宿、餐飲、家政、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以辦好對俄“中國旅游年”活動為契機,加大旅游促銷,做強旅游產業,提升綜合效益,推動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大省轉變。
上海
提高服務貿易和新型國際貿易的比重,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基地和進出口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相當于全市進出口總額的25%左右。
江蘇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強出口品牌和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設。發揮進口對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增加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能源原材料進口,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產品交易會。辦好2013年亞青會,籌備好2014年青奧會。
浙江
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產業政策引導,支持發展現代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旅游休閑、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文化創意和電子商務等產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抓好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建設,推進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網絡體系建設。全面落實營業稅差額征稅政策,做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擴大工作。
安徽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把旅游業打造成重要的支柱產業。深化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拓展與央企、全國知名民企合作,深化與長三角地區融合發展,加強與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經濟區協同發展,密切與珠三角、環渤海、中西部、港澳臺等區域及國際合作發展。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辦好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活動。
福建
旅游業重點強化龍頭培育、品牌營銷、一體運作、管理提升,開展跨區域資源整合等試點,促進旅游與文化互動發展。會展業重點突出經貿功能、項目內容、市場運作,提高有效客商參會率,做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經貿成為主旋律。加快大陸對臺貿易中心建設,爭取在臺灣設立福建商品展銷中心,擴大對臺貿易。精心辦好第五屆海峽論壇。
江西
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江西風景獨好”品牌影響力,做大做強旅游業,力爭旅游接待超過2.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1700億元。積極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新增省級服務業集聚區10個、省級服務業龍頭企業20家。
山東
擴大“好客山東”文化旅游品牌影響,深入實施國民休閑綱要,打造國際著名旅游城市和著名旅游景區,培育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增強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用好服務業引導資金,提高服務業重點城區、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水平。加快服務業政策和標準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剝離非核心業務,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再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
河南
利用第八屆中博會和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平臺招商,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題材效應,加強與世界500強和央企深度戰略合作,引進一批電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新興服務業龍頭企業,吸引中小企業配套跟進,形成雁陣效應。拓寬開放領域。持續擴大工業開放,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基礎產業、城鄉建設領域開放,強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開放,力爭在金融保險、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領域實現新突破。
湖北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游、文化、金融等產業增加值超千億元,現代物流業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精心組織第九屆產學研洽談會和第六屆中國中部(湖北)創投大會。
湖南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大湘西旅游經濟圈和湘江旅游經濟帶;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加強旅游市場營銷、開發和監管。提高服務行業整體水平,推進長沙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衡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張家界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
廣東
優先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會展、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現代旅游、健康服務等,發展新型商業模式和現代經營業態,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辦好第五屆粵東僑博會。
廣西
大力發展各具特色的都市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節慶農業,推進農業向“接二(產)連三(產)”延伸。鞏固提升開放合作平臺作用和影響力。以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為契機,全力辦好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及10周年系列活動。舉辦經貿和社會人文等多領域交流活動。
海南
加快航天、海洋、電影主題公園等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培育發展商務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民族特色旅游等新的旅游業態和產品,爭取適時開通西沙郵輪旅游。積極申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非合作圓桌會議、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和觀瀾湖高爾夫世界杯賽等一批重要國事、重大節慶和品牌賽事活動。
重慶
建成國際博覽中心,擴大會展規模,提升會展檔次。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打造都市旅游、溫泉之都和郵輪經濟,提升長江三峽、大足石刻、天生三硚等精品景區品質,彰顯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魅力。
四川
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發展物聯網、云計算、文化創意等新型服務業。豐富創新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宣傳營銷,提高旅游服務水平,實現旅游總收入3500億元。辦好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和第12屆四川電視節,推進大遺址保護成都片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做好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辦好第十四屆西博會、成都《財富》全球論壇和第十二屆世界華商大會,加快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建設。
貴州
在擴大開放方面,承辦好第九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辦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酒博會、貴州·香港投資貿易活動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高端裝備制造與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合作推進會等活動。
云南
突出開放合作,建設沿邊開放新高地。努力把中國—南亞博覽會打造成為對外開放的新平臺。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實施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商貿物流、旅游等重點行業加快發展,突出抓好服務業集聚區、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重點品牌工程。推進旅游產品建設、旅游品牌培育等10大重點工程,加快10大歷史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抓好一批批發市場和流通龍頭企業建設。加快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和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西藏
做大做強服務業。加快發展旅游業,加大宣傳力度,改善交通條件,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拉長產業鏈條,打響“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特色品牌,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260萬人次、增長20%以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拉薩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推出大型實景演出《文成公主》,實施好“百幅唐卡”創作工程。
陜西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精心辦好西洽會、農高會、西部跨國采購會和各種消費促進活動。積極開發精品旅游項目,爭取增開西安至境內外重點城市的航線航班,加大旅游環境治理和市場營銷力度,推動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轉變。
甘肅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資源型、勞動密集型、復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六個類型的文化產業。辦好第二屆國際文化產業大會和第六屆省文博會。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拓寬產業融合發展路子。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繼續辦好“蘭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
青海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深入實施“旅游倍增”計劃,扎實推進10個文化聚集區建設,在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融合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寧夏
進一步擴大內陸開放。辦好中阿博覽會等節會活動,爭取中阿合作論壇高官會議、中阿藝術節等活動在寧舉辦。辦好黃河金岸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賽事,積極備戰第十二屆全運會。
新疆
實施旅游收入千億元行動計劃,構建旅游投融資平臺。按照上規模、建精品、出極品的要求,發展高端旅游業,促進旅游業由單一線路向活動組合、體驗區、深度感受區發展。加大對文化休閑娛樂、網絡信息、體育賽事等活動場所建設的投資力度。堅持向西開放戰略不動搖,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地產品出口,增加高新技術類、重要能源資源類產品進口,促進服務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