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領導人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各個省份在當地加緊推出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旅游和經貿活動,包括與其相關的貿易展覽會,如2014中國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安旅博會)、2014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產業博覽會暨綠色有機產品(張掖)交易會(以下簡稱張交會)等。有些省份還在已有舉辦過的經貿展覽會的基礎上,或加入絲綢之路的相關內容,或改用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展覽名稱。
對此,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澤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說:“絲綢之路是一個很好的設想,而展覽會是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二者‘聯姻’,可以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各地展會紛紛以絲綢之路命名
“為了貫徹落實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建設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風情體驗旅游走廊,我們決定于9月19日至21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014西安旅博會。”陜西省旅游局副巡視員邵璽元表示,這是國內首個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國際專業旅游展會。本次展會將圍繞絲綢之路旅游與城市發展,以合作、共贏為宗旨,以務實、高效為基調,以國際化、全球化為視角,探討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時,他們還將啟動申辦2015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大會。
據承辦方、新加坡會議與展覽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廖俊生介紹,首屆西安旅博會將分為陜西省旅游景點展區等四大部分。
“目前,已經確定參加和有意向參加的主要有馬來西亞旅游局、韓國旅游發展局、泰國國家旅游局、芬蘭航空等21家國際旅游組織和公司,中國其他省份參會的旅游組織有廣東省、江西省、遼寧省等29家省市區旅游局,而旅行社方面報名的有中信旅游集團、中國旅行社總社西北有限公司、陜西中國旅行社、西安海外旅游等20家企業單位。”廖俊生說。
無獨有偶,甘肅張掖也要舉辦首屆以絲綢之路為名的展會。
“9月11日至14日,2014張交會將在甘肅省張掖市舉辦。”張掖市副市長張文池告訴記者,這是張掖市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展銷活動,也是我國首個以“開放開發、綠色生態、互利共贏”為主題的專業生態產業交易會。展會以絲綢之路為紐帶,輻射世界各地,將邀請中亞、西亞、非洲及歐洲等地國際專業機構和商業協會參會。
張掖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全市總面積4.2萬平方公里,轄一區五縣,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
“雖地處西北內陸,但戰略地位重要。”張文池表示,張掖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商賈重鎮、塞上鎖鑰樞紐,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文化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立體交通樞紐和連接青藏、內蒙古兩大高原的物流通道。更重要的是,張掖市農產品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為張交會舉辦奠定了基礎。
據宜和永邦(北京)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曉虹介紹,預計張交會展出面積3萬平方米,共設四大展區。展出內容包括新能源汽車、綠色有機食品、綠色有機飲品等。
推動經貿合作
近日,第二十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蘭洽會)落下帷幕。
本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在蘭洽會舉辦之前,甘肅省曾考慮將第二十屆蘭洽會更名為首屆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甘肅省政府認為,如果將蘭洽會更名為首屆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那么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傳承的是已經形成的蘭洽會品牌,創新的是把蘭洽會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的重要開發平臺來打造。
事實上,為了更名,甘肅省政府已經向國務院上報了申請。
然而,本屆蘭洽會卻因已有以絲綢之路博覽會命名的展會無法更名,只能沿用原來的名稱。
早在今年年初,第十八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已升級為第十八屆西洽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
即使沒有更名,本屆蘭洽會還是會大力圍繞絲綢之路做文章。
參加蘭洽會的觀眾周欣欣告訴本報記者,本屆蘭洽會沒有舉辦專門的開幕式,而是開幕式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省州長論壇活動合并舉行。
周欣欣介紹說,展會還專門設立了絲綢之路國際展區,由中亞五國和德國、意大利等21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商協會組織以及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組團參展,參展企業達120家,這成為本屆蘭洽會最大的亮點。
“經過不懈努力,本屆蘭洽會在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合作方面逐步成熟,與中西亞國家簽訂了9個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合作項目,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甘肅省商務廳廳長楊志武說。
記者還從西洽會暨絲博會組委會了解到,本屆大會以“擴大開放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專門設置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國際館、沿線國家和地區特色產業及精品展區等,并舉辦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促進區域合作與發展”主題論壇、7個專題論壇和多項境內、涉外投資貿易促進活動。其間還舉辦了重點投資貿易促進活動29項,其中20項都是針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設置的。可以說,絲綢之路主題為本屆西洽會增添了別樣魅力。
圍繞絲路做文章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構想。”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澤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自去年提出后,陜西、甘肅、新疆等地開始圍繞絲綢之路做文章,積極組織經貿活動,以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日前,中哈吉三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一項目全長5000公里,是古代全長8000多公里的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涉及3個國家共33個申遺點。其中,中國占4個省共22個申遺點,包括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等。
一時間,絲綢之路成為熱點,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而展覽會是通過現場展覽和示范來傳遞信息、推薦形象的一種常規性公共關系活動,是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在陳澤炎看來,絲綢之路與展會“聯姻”,確實可以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對于各地紛紛舉辦以“絲綢之路”為名的展會,陳澤炎建議,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作為市場主體,會展公司等組展機構則要遵循展覽規律,市場化運作。